![]()
11月16日,2025人工智能+大会于北京举办。大会主论坛上,图灵奖得主、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以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明确指出通用人工智能(AGI)将是人工智能下一阶段最核心的发展目标。
![]()
姚期智院士
姚期智院士深入解析了AGI的技术内涵与战略价值,提出四大发展方向,并肯定中国在相关领域已实现从 “跟跑” 到 “并跑乃至领跑” 的跨越式突破。
AGI将成为科学、战略与经济的三重高地
姚期智院士指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下一步是实现AGI。AGI能够让机器具备认知推理、在复杂场景中展现类似人类的能力,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尽管当前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实现部分功能,但与AGI的理想仍有距离。AGI一旦实现,其效用将极为强大,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战略和经济层面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高地。
四大方向锚定AGI落地路径
在剖析AGI发展路径时,姚期智院士提出四大关键发展方向:
一是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的崛起。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需要硬件的身体、类似人类小脑的运动控制能力,以及类似大脑的认知、决策和计划能力。
姚期智院士提到,具身智能在科学研究和经济产业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研究上,它帮助人工智能从大语言模型向能够理解物理世界的智能转变;在经济产业上,它能够弥补传统机器人产业的不足,替代人类完成许多不愿意做的工作。
姚院士特别提到,过去5年中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进步显著,已跻身国际第一方阵。
二是AI将赋能科学研究。姚期智院士认为,未来5-10年,AI将彻底改变科研方式,“单纯的科学家将不再是最优解,‘科学+AI’的协作团队才具备最强竞争力”。他以量子计算为例,指出AI已成为突破量子纠错难题的关键:谷歌去年发布的105量子比特芯片,核心便是通过AlphaQubit神经网络解码器(基于机器学习训练)实现量子比特的稳定纠错,为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奠定基础。目前中国已有多个团队在该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三是人工智能安全性。随着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姚期智院士指出,AI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AI算法本身存在不鲁棒、不确定、不可解释等问题,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并且可能冲击社会价值和伦理,比如隐私保护问题以及可能导致的大量失业问题;二是生存性风险,AI可能失去控制,违背人类的初衷。
他强调,应对这些风险需要跨学科合作,涉及AI、密码学、博弈学等领域的研究。研发可证明安全的AI系统,通过密码学和博弈学等理论确保AI的鲁棒性、可解释性和社会价值对齐是未来的重要任务。
此外,他还提到中国在AI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中美欧科学家定期开展对话,共同探讨AI治理的国际共识。
四是大模型演进是智能升级的核心底座。尽管演讲聚焦“AI+”应用,姚院士仍强调大模型是AGI发展的基础 “智能越高,能做的事越大”。中国在过去5年的 “十四五” 规划期间,大模型技术实现快速迭代,为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方向提供了坚实支撑。
尖端创新人才培养将成为AGI突破关键
演讲最后,姚期智院士对中国AI发展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中国在大模型、具身智能领域已进入第一方阵,不缺应用人才和场景”。
同时他也表示,中长期来看,要实现AGI赋能科学、构建安全可靠的智能体系,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尖端创新人才。“多年的科技积累让AI迎来新潮流,AGI 的前景辽阔、影响深远,唯有持续创新突破,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
整场演讲既有对技术趋势的精准预判,也有对产业实践的深刻洞察,更传递出中国参与全球AI治理、推动技术向善的责任与担当。随着AGI四大发展方向的逐步落地,人工智能将不仅改变产业形态,更会重塑人类社会的发展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