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自2024年7月1日“北京市消防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系统”正式投运以来,石景山消防积极推行非现场监管模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消防安全监管的精准高效,让企业在感受“无事不扰”的同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也得到实质性提升。
![]()
“现在我们日常更多的是通过系统进行远程巡查,发现问题就直接在平台上推送给相关单位,督促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高级工程师余军保表示,非现场监管已成为消防监督的重要手段。
据介绍,“北京市消防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可对社会单位的防火自查、中控室值守、消防设施维保检测等情况进行巡查。系统会自动发现隐患,监管人员则通过平台向相关单位发送整改通知,并由企业按期反馈结果,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线上管理体系。
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高级工程师余军保列举了一个案例:不久前,系统自动检测到石景山区某单位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出现了压力异常,立即通过系统给企业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企业在签收当天就对隐患进行了整改。
此外,对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的监管也是重要一环。今年8月17日,消防部门通过该系统对石景山区某高层小区消防控制室进行非现场视频抽查时,发现值班人员王某未按规定上传应答视频。次日,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监督执法员孙晓明现场核查证实,该中控室本应由2人持证值守,实际却只有1人在岗,且未能及时接听消防监管点名电话。最终,该物业管理单位因违反《北京市消防条例》相关规定,被处以罚款。
余军保认为,这种模式的优势很明显:“一方面,远程监测通过视频点名、数据实时回传等手段,极大提升了监管效率与覆盖面;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对风险较低、信用等级高的单位现场检查频次,切实践行了‘无事不扰’的指导服务理念。”
据统计,仅今年10月份,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就通过系统对高层住宅小区及重点单位中控室开展常态化点名,累计达382家次,及时发现并处置了15起未应答情况。
余军保表示,非现场监管并不意味着放松要求,而是要运用科技手段,更精准地识别风险,更有力地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真正做到“把该防的防住,让该放的放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