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1日,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下达了一份紧急命令:全线后撤。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的“礼拜攻势”打不动了,后勤补给的软肋被“联合国军”新任总司令李奇微死死咬住。
就在志愿军主力开始转移的同一天,李奇微发动了最疯狂的全线反扑。
他的目标很明确,趁你精疲力竭,一口气端掉你的后方基地——铁原。
![]()
千钧一发:“铁三角”与“绞杀战”
铁原,它是朝鲜半岛中部的铁路枢纽,三条铁路在此交会,南通汉城、北达平壤。铁原往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
![]()
志愿军的后勤物资,有相当一部分要在这里集结中转。
李奇微和他的继任者,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两个人都盯上了这个地方。
他们把铁原、金化、平康连起来,管这叫“铁三角”地带。
李奇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只要拿下铁原,志愿军的补给线就得断。
机械化美军往平原上一冲,就能把志愿军主力拦腰截断,甚至威胁到整个战局。
这套战术,李奇微起名叫“磁性战术”。
说白了,就是先利用美军的机动性,每天后撤30公里,不跟你正面接触,把你牢牢吸住。
等你7天口粮弹药耗尽,他再配合空军的“绞杀战”,发动全面反扑。
![]()
这一下,志愿军遭遇了入朝以来最大的危机。
美军的反攻速度快得吓人。5月21日反击,到27日就推进了80到100公里。
西线的美1军和第9军,已经直逼涟川、铁原。
顶在最前面的志愿军第65军,在涟川执行阻击任务,打得异常惨烈。
他们“付出整营、整连与阵地共存亡”的代价,但防线依然岌岌可危。
65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为后方的63军争取了宝贵的四天四夜。
5月28日17时,军情紧急,彭德怀的电令甚至越过了兵团司令部,直接发到了第63军军长傅崇碧的手上。
命令的内容近乎残酷。
要求第63军并指挥第65军第194师,迅速在涟川、铁原之间,正面25公里、纵深20公里的地域组织防御。
彭德怀给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的命令更是加重了语气:“就算63军只剩一人,也要在铁原坚守15至20天!”
为什么是15天?
因为彭德怀需要这些时间,让主力部队和伤员安全撤离,让后方物资全部转运,并且重新构筑一条稳固的防线。
63军,成了这道“生死符”上最后的屏障。
![]()
血肉磨盘:2.4万对4.7万的“拔钉子”
接到命令时,63军军长傅崇碧才35岁,是志愿军最年轻的军长。
![]()
他的部队刚从前线撤下,连续作战一个多月,兵力从入朝时的3.2万减员到了不足两万。
现在,算上配属的第65军第194师,傅崇碧手里能动用的兵力,总共才2.4万人。
装备更是寒酸:火炮240门,没有坦克,也没有飞机。
而他们要面对的敌人是范弗里特亲自指挥的4个师4.7万余人。
这4.7万人,带着1300多门火炮,180余辆(一说400辆)坦克,还有遮天蔽日的美军飞机。
兵力是你的近两倍,火力是你的五倍还多。
这就是“火力制胜论”信徒范弗里特摆出的“范弗里特弹药量”。
![]()
19兵团司令杨得志给傅崇碧打电话,问有什么困难。
傅崇碧的回答是:“困难是一大堆呀!但是军领导研究过了,大家一致的意见是一条也不提。”
杨得志最后硬是从兵团直属队里抽了五百个老兵补充给63军。
军令如山,63军迅速布防。
傅崇碧把三个师摆成了一个倒“品”字形。
第187师顶在右翼,防守西线的铁路和公路。
第189师顶在左翼,坚守铁路以东的山地。
第188师作为预备队,放在后方。
![]()
6月1日,范弗里特的进攻开始了。
上千门火炮瞬间把铁原南面的山地炸成一片火海。
美军的主攻方向,果然是西线的涟川山口。
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的5个营,在4个炮兵营和11辆坦克的支援下,猛攻187师561团3营的阵地。
涟川山口打得天昏地暗。
![]()
561团3营的营长罗金友、教导员温树风指挥部队,利用地形节节阻击。
美军一天发起数次冲锋,均被击退。
6月3日,美军一个团插到3营背后,营部阵地上的18名战斗人员,用石头、铁锹、刺刀和敌人肉搏。
这个营,硬是顶着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四天三夜。
打退美军10余次进攻,毙伤敌1300余人。
战后,这个营被授予“守如泰山”锦旗。
西线啃不动,范弗里特调转炮口,猛轰东线的189师。
6月2日,美军4个团的兵力猛攻种子山和233.2高地。
阵地白天丢失,当天夜里,189师566团团长朱彪就组织“敢死队”,又把阵地夺了回来。
6月3日,美军第25师主力加入战斗。
189师的代师长兼政委蔡长元,打出了铁原阻击战中最“怪”的一招。
他不设预备队,把全师分成了200多个战斗小组。
每个小组以党员为核心,老兵为骨干,带一个新兵。
蔡长元管这叫“拔碎牙”战术。
意思就是,我把全师官兵变成200多颗“钉子”,牢牢钉在200多个阵地上。
你美军火力再猛,也得一个一个来拔。
这套战术极其有效。美军的炮火优势被极大分散。
亲历此战的美军少校罗伯特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发力的陆地沼泽,总觉得找不到要打的目标,却又发现目标到处都是。”
“拔钉子”的代价,是极度惨烈的牺牲。
![]()
189师的干部战士,在阵地被包围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战至16时,189师伤亡极其严重,连师团机关的勤务人员、炊事员都全部投入了战斗。
傅崇碧打电话询问战况,蔡长元没有要求援军,只说:“你们把二线阵地准备好。”
6月4日凌晨,189师奉命撤出阵地。这支部队几乎被打残,全师官兵仅能再编成一个团。
钢铁意志:“三朵花”与“冰激凌山”
6月4日拂晓,军预备队第188师接替了189师的防线。
他们面对的,是已经杀红了眼的美军。
从6月5日开始,志愿军司令部改变战术,改“坚守防御”为“机动防御”。
一线部队且战且退,利用纵深空间,继续消耗敌人。
![]()
188师563团,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抗日战争中大名鼎鼎的“雁翎队”,是63军的第一主力团。
在高台山一线的防御中,这个团打出了志愿军的战术创造力。
该团8连连长郭恩志,面对美军的炮火覆盖和集团冲锋,自创了一套“三朵花”战术。
等敌人冲到阵地前二三十米,机会来了。
第一步,迫击炮和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这叫“梅花”。
第二步,重机枪对着密集人群扫射,这叫“一串红”。
敌人队形被打乱,向两侧分散,我军反击分队从两翼插入,形成包围,这叫“荷(合)花”。
靠着这套近战战术,8连在阵地坚守了4昼夜。
打退敌人一个加强团的13次冲锋。
全连伤亡16人,毙伤美军800余人。
战后,8连被授予“特功第八连”光荣称号,连长郭恩志荣立特等功。
如果说8连是战术的奇迹,那1连2排,就是意志的极限。
6月5日,188师563团1连2排防守207高地。
6日,美军改变战术,一个营从两侧迂回,2排三面受敌。
![]()
战至午夜,全排只剩下副排长李炳群和7名战士。
他们弹药将尽,联系中断,四面被围。
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用刺刀、枪托和石头与敌人殊死搏斗。
当敌人再次涌上阵地时,8位勇士纵身跳下了悬崖。
其中5人壮烈牺牲,3人被树枝挂住幸存。
6月10日,战斗进入了最后阶段。美军已经逼近铁原城郊。
志愿军在城外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内外加山。
这只是一个标高200多米的小山丘。
防守这里的是188师564团5连。
10日一早,美军在十几辆坦克掩护下发起冲锋。
就在这时,5连炸开了山后的一座水库。
奔腾的洪水瞬间淹没了平原,美军的坦克当场“泡了汤”。
愤怒的美军随即呼叫了毁灭性的报复。
美国空军的作战日志记载,当天向“铁三角”地区投下了200枚500磅破片弹和凝固汽油弹。
整个内外加山变成了火海。
![]()
几十年后,当地居民都忘了这座山的名字,他们管它叫“冰激凌山”。
因为在凝固汽油弹的炙烤下,整座山的山体岩石都融化了,就像冰激凌一样流淌下来。
5连的70多名战士,在这座孤岛上,战斗到了最后一人。
下午两点,团部与5连的电话线被炸断,这成了他们最后的联络。
就在5连失联的当晚,63军接到了彭德怀的命令:
“铁原的物资和伤员基本运完,你军的任务已经完成,现由二梯队40军接替你军。”
6月12日,63军胜利完成阻击任务,转向伊川地区休整。
他们整整浴血奋战了12个昼夜。
6月11日,李奇微下令全军就地转入防御。他承认,志愿军“再次用空间换取了时间”。
在这12天里,第63军以2.4万的兵力,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4.7万人的进攻,共毙伤“联合国军”1.5万余人。
部队刚撤入休整地,彭德怀就穿越百里战区赶来看望指战员。
他握着军长傅崇碧的手,激动地说:“你们打得很好!……你们是一支真正的铁军,我要向毛主席汇报你们的英雄业绩。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有你们这样的英雄铁军而自豪!”
![]()
参考资料:
铁原阻击战.百科
炸不毁的防线——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阻击战.知网.2022-09-05
铁骨铮然__砥柱中流——铁原阻击战基本经验研究.知网.2017-07-31
铁原阻击战.中国军网.2024-08-02
生死铁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5-04-15
新青档案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背后.首师新青.2023-10-25
抗美援朝铁原阻击战:志愿军第63军一战铸就“英雄铁军”.国防部.2021-10-3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