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带缠紧瓦楞纸箱
箱里套泡沫盒
盒里再塞包着气泡膜的礼盒
商品却只占包裹一小角
相信很多人拆包裹时
都遇到过这种窘境

记者购买的某品牌背包拆箱动图(经加速处理)。巨大的箱子内包裹多层气泡膜,背包只占很小体积。
![]()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网购“无印良品”收到货品后,发现快递盒里的填充空气柱竟达到十多米长。对此,有网友质疑这样的包装太浪费、属于过度包装。
据了解,快递盒中的空气柱填充物主要作用是缓冲保护,防止运输过程中物品因震动或碰撞受损。该视频引来不少网友热议,大多网友觉得这是“过度包装”。
![]()
游客:“我的天啊这个太多了吧,这个有点夸张了,商家(的填充空气柱)是不要钱吗?”
![]()
游客:“因为我不是老板,但是我还是觉得就是我不是很喜欢这种。”
![]()
市民:“一个是浪费,第二个的话顾客收到了也不开心,毕竟东西一小个然后垃圾就那么多。”
![]()
采访中很多人认为,商家在包装时为了避免商品被挤压或者是碰撞受损,放入空气柱或者是一些柔性材质作为填充物本无可厚非,但应该遵循相关的包装标准,例如在包装玻璃、电子产品等易碎易损产品时,相应的填充物和包装层数要多,一般的产品则不需要。
![]()
2024年12月3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GB 45186-2024)正式发布。该标准聚焦节约资源、使用减量化包装,设定了快递包装箱适配要求、快递包装层数、封箱胶带使用量等关键性指标,明确了检测方法及判定规则。《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设置18个月的过渡期,要求治理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
然而,商家总有“难念的经”。过度包装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并不复杂——商家怕货损、品牌要形象……此外,消费者潜意识里觉得包装越高档商品越价有所值。
有电商卖家告诉记者,层层包装并非刻意浪费,在运输途中哪怕出现一点磕碰,退货、差评、二次发货的成本远高于几米胶带和纸箱泡沫,而且会对品牌声誉和客单量造成影响。
吉林省一家快递驿站老板聂女士介绍,治理过度包装条例出台后,驿站内80%-90%采用的是二次利用的纸箱和包装。“但这些二次利用的纸箱不太结实,我们会尽可能多缠一些胶带保证运输安全。”

一处快递营业网点,工作人员使用胶带过度缠绕快递箱(8月1日摄,动图经加速处理)。
![]()

工作人员在广西南宁一处快递转运网点抛投快递(7月20日摄)。此类行为,容易造成快递包装损毁。
梗阻何在?对商家而言,过度包装是规避售后风险的“安全牌”,毕竟多一层泡沫、多一圈胶带,就意味着更低的商品破损率和退换货成本。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可循环快递包装依旧面临不小的成本束缚,比如前期研发投入以及之后的管理与回收成本,再加上对分拣效率的追求,结果自然是倾向于使用标准化、低成本的传统包装材料。在回收环节,因标准、平台等的缺失,也难以形成规模化。
让快递包装“瘦”下去“绿”起来,本质上是一场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变革,各自为战注定难以为继。要破解此难题,还要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利益藩篱,从根本上畅通这一链条,找到利益共同点,大家协同努力,实现共赢,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迈出坚实步伐。
比如,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激励与引导,以税收优惠等对冲企业使用绿色包装所产生的环保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使用绿色包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回收体系,丰富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方式和渠道,实现绿色快递包装的更畅通流动。同样重要且必要的是,创新知识普及与激励机制,如积分兑换等,提升消费者对可循环包装的使用意愿,重塑消费习惯。如此,绿色包装转起来,观念、技术、创新活力等也将跟着加速流动。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新华网、光明日报、焦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记者:李艳昌 摄像:刘旭峰
编辑:李莹娜
编审:李菁
终审:李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