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0多米长的空气柱!快递过度包装有多夸张?

0
分享至



胶带缠紧瓦楞纸箱

箱里套泡沫盒

盒里再塞包着气泡膜的礼盒

商品却只占包裹一小角

相信很多人拆包裹时

都遇到过这种窘境



记者购买的某品牌背包拆箱动图(经加速处理)。巨大的箱子内包裹多层气泡膜,背包只占很小体积。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网购“无印良品”收到货品后,发现快递盒里的填充空气柱竟达到十多米长。对此,有网友质疑这样的包装太浪费、属于过度包装。

据了解,快递盒中的空气柱填充物主要作用是缓冲保护,防止运输过程中物品因震动或碰撞受损。该视频引来不少网友热议,大多网友觉得这是“过度包装”。



游客:“我的天啊这个太多了吧,这个有点夸张了,商家(的填充空气柱)是不要钱吗?”



游客:“因为我不是老板,但是我还是觉得就是我不是很喜欢这种。”



市民:“一个是浪费,第二个的话顾客收到了也不开心,毕竟东西一小个然后垃圾就那么多。”



采访中很多人认为,商家在包装时为了避免商品被挤压或者是碰撞受损,放入空气柱或者是一些柔性材质作为填充物本无可厚非,但应该遵循相关的包装标准,例如在包装玻璃、电子产品等易碎易损产品时,相应的填充物和包装层数要多,一般的产品则不需要。



2024年12月3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GB 45186-2024)正式发布。该标准聚焦节约资源、使用减量化包装,设定了快递包装箱适配要求、快递包装层数、封箱胶带使用量等关键性指标,明确了检测方法及判定规则。《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设置18个月的过渡期,要求治理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然而,商家总有“难念的经”。过度包装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并不复杂——商家怕货损、品牌要形象……此外,消费者潜意识里觉得包装越高档商品越价有所值。

有电商卖家告诉记者,层层包装并非刻意浪费,在运输途中哪怕出现一点磕碰,退货、差评、二次发货的成本远高于几米胶带和纸箱泡沫,而且会对品牌声誉和客单量造成影响。

吉林省一家快递驿站老板聂女士介绍,治理过度包装条例出台后,驿站内80%-90%采用的是二次利用的纸箱和包装。“但这些二次利用的纸箱不太结实,我们会尽可能多缠一些胶带保证运输安全。”



一处快递营业网点,工作人员使用胶带过度缠绕快递箱(8月1日摄,动图经加速处理)。





工作人员在广西南宁一处快递转运网点抛投快递(7月20日摄)。此类行为,容易造成快递包装损毁。

梗阻何在?对商家而言,过度包装是规避售后风险的“安全牌”,毕竟多一层泡沫、多一圈胶带,就意味着更低的商品破损率和退换货成本。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可循环快递包装依旧面临不小的成本束缚,比如前期研发投入以及之后的管理与回收成本,再加上对分拣效率的追求,结果自然是倾向于使用标准化、低成本的传统包装材料。在回收环节,因标准、平台等的缺失,也难以形成规模化。

让快递包装“瘦”下去“绿”起来,本质上是一场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变革,各自为战注定难以为继。要破解此难题,还要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利益藩篱,从根本上畅通这一链条,找到利益共同点,大家协同努力,实现共赢,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迈出坚实步伐。

比如,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激励与引导,以税收优惠等对冲企业使用绿色包装所产生的环保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使用绿色包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回收体系,丰富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方式和渠道,实现绿色快递包装的更畅通流动。同样重要且必要的是,创新知识普及与激励机制,如积分兑换等,提升消费者对可循环包装的使用意愿,重塑消费习惯。如此,绿色包装转起来,观念、技术、创新活力等也将跟着加速流动。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新华网、光明日报、焦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记者:李艳昌 摄像:刘旭峰

编辑:李莹娜

编审:李菁

终审:李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04万亿,我国的货币发行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304万亿,我国的货币发行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流苏晚晴
2025-11-18 20:20:14
西班牙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拒付北约军费,欧洲彻底打开一个缺口

西班牙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拒付北约军费,欧洲彻底打开一个缺口

boss外传
2025-11-18 00:00:04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今日日本
2025-11-18 14:16:22
高市的极右面目:与纳粹合影,为美化希特勒书籍作序 | 国际识局

高市的极右面目:与纳粹合影,为美化希特勒书籍作序 | 国际识局

国际在线
2025-11-18 23:09:22
日本刚向中国求和,一直隔岸观火的美国下场,美军高官赴日表支持

日本刚向中国求和,一直隔岸观火的美国下场,美军高官赴日表支持

健身狂人
2025-11-19 00:35:36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10-13 10:09:58
逃离杭州,连网红也没钱了

逃离杭州,连网红也没钱了

最人物
2025-11-18 14:51:32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新浪财经
2025-11-18 12:46:38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郑丽文“倡导统一”四字吓坏了谁?美西方“驻台代表”排队求见

郑丽文“倡导统一”四字吓坏了谁?美西方“驻台代表”排队求见

海峡导报社
2025-11-18 18:19:07
中国第一波反制高市措施刚打出,不到24小时,日本已经有事了

中国第一波反制高市措施刚打出,不到24小时,日本已经有事了

通文知史
2025-11-18 20:55:03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互联网.乱侃秀
2025-11-17 10:09:24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遭遇全网尬黑,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遭遇全网尬黑,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8 14:22:40
把绿牌改成白色?这波“医美”问题有点大

把绿牌改成白色?这波“医美”问题有点大

差评XPIN
2025-11-18 00:05:06
赢麻了!退赛后的“冷美人”获得38000元奖励,还获得了一份工作

赢麻了!退赛后的“冷美人”获得38000元奖励,还获得了一份工作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8 15:59:17
后程发力摘金!全运会男子400米决赛:全国纪录保持者刘凯夺冠

后程发力摘金!全运会男子400米决赛:全国纪录保持者刘凯夺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8 20:23:12
8分钟2球 3-0横扫!日本男足3连胜年度收官:对手全场0射正

8分钟2球 3-0横扫!日本男足3连胜年度收官:对手全场0射正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8 20:06:11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2025-11-19 02:03:00
8099999街头巷尾 incentive-icons
8099999街头巷尾
春城民生频道
20306文章数 96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家居
数码
亲子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是什么样伟大的前程,值得我们把四季都错过...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数码要闻

华为MatePad系列平板“PC多屏协同”功能正式回归

亲子要闻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