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这次又被骂惨了。
11月16日,新东方32周年庆,创始人俞敏洪身处南极,发布内部信,向全体员工及支持者致谢。
![]()
他在信中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回顾创业历程并擘画未来。可以说,方案很符合他一贯的方式,有些唯美,有些伤感,也透露出坚毅。
尤其是“当初我从北大纵身一跃,开始创业,承戴了无数个日夜的奋斗与坚持,也承受了各种挫折和绝望。回望过去,我们从一间简陋的教室起步,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雨,也见证了彩虹。”
内部信发布后,并未收获预期的共鸣,反倒有员工表示,连日加班,无法与正在旅游的老板共情。
有员工表示:亲爱的老板,此刻,我现在正在晚八点半下课的地铁上。十个小时的课程是折磨的、享受周末快乐时光是与我无关的。企业邮箱里你虚无又狡黠的红字,仿佛在不经意炫耀着你那被员工血汗染透的成功。
很讽刺,也很血泪。
有人统计,俞老板这次的内部信里,提及17次“我”,和5次南极,却对员工当下的工作压力鲜有提及。
![]()
也有人表示:你在南极看冰山,我在出租屋看数字。
有网友调侃:员工在加班,老板在南极。
![]()
11月18日,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视频,而有媒体了解到,俞敏洪南极旅游所乘坐的“夏古号”邮轮在某旅行平台的售价,29天28晚航线,一人入住的价格约为148万元。
作为老板,少点鸡汤,多点实际行动,给员工加薪才是最好的激励。
而不是动不动就提及“此刻,我正站在南极的冰雪世界中,四周是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和无边的宁静。”
从旅游价格,到他的描述,只让人觉得,俞老板此举是在“炫富”。
这不是俞敏洪第一次引起争议了。
2018年,同样是11月,俞总在学习力大会上阐释“衡量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这一论点时,使用了女性择偶标准为例子。
当时他的原话是:“如果说所有的女生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他赚钱,至于说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这正是中国现代女性挑战男人的标准。所以实际上,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后来解释,自己表达不当引发误解,其真正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女性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女性素质高,母亲素质就高,就能教育出高素质的孩子。
好吧,反正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引起争议了。
2019年9月19日,他在2018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总结分享会上表示 :钱是个人能力的一种证明,当你大学毕业的时候,你的同学拿五千块钱一个月的时候,你只能拿两千五一个月的时候,这表明你的生命已经浪费了一半。“
这话被解读为“工资少就是浪费生命“,那么俞老板,请问你有没有浪费你员工的生命呢?
同样的,他还说过:“付出的是同样的时间,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24小时不断过地累加,让生命变成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而有的人努力了半天以后,还要想着自己哪碗饭到底是买便宜还是买贵的呢?“
这种“购物选择困难症“,说到底,也就是没钱所致,和上文是一个意思,总之,工资少,不仅是浪费生命,也是对生命的亵渎,如果努力工作还是变成“购物犹豫不决”,那么,辛勤工作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到底是分配机制出了问题,还是别的什么?
公司发展好了,自然是员工乐意看到的;但是公司好了以后,员工能不能得到相应的利益,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与其说那些宏伟的目标,还不如说现在发多少补贴来得实在。
除此之外,他还说过,宁可做一个旅行者,行走大地,哪怕当个流浪汉,也比当一个有钱的企业家,可能会符合他的个性。
好吧,我相信这话他是发自内心,毕竟,树大招风,连马爸爸都说过,假如有来生,他一定不把企业做的这么大,宁可当个妇人,开两间小店,诸如此类的,大家听听就好。
企业家也不用再画大饼了,这一套已经过时了,曾经意气风发的王健林说过“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董明珠也说过,年轻人找工作把挣钱摆在第一位,也被人抨击“不为了钱,难道还要为爱发电”?
谁还不曾有个理想呢,还不是被现实打垮的。
![]()
如今的企业家,也别再卖弄情怀了,时代不同了,如今的年轻员工已经不吃这一套了,如今的年轻人讲究个性、讲究实际、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讲情怀、打鸡血、画大饼的管理模式,如今的年轻人喜欢企业更高效务实,追求平等,传统的“老板叙事”风格,很失效,也很难产生共鸣,甚至会有反作用。
能够成功,必然是做对了一些事情,俞敏洪肯定也有着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但是,在董宇辉这件事上,老俞似乎败光了自己曾经的好感,他在董宇辉事件中反复摇摆,最后还是逼得董宇辉自立门户,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算计、不够真诚、还要处处维护自己人设的精明形象,所谓既要还要,说的就是他。
而之前的每一次争议言论,都在削弱他的公信力,所以此次“翻车”,也并不奇怪。
![]()
老俞此次感动了自己,却并未能感动员工,感动大众。
新东方早期是家族企业,虽然后来改制,但治理逻辑中仍残留着深厚的人治色彩。这种思维模式,恰恰缺乏现代企业制度所需的契约精神、分权制衡与专业治理的魄力,这或许也是徐小平、王强、董宇辉等人相继离开的原因之一。
而引起大众争议极大的孙东旭,在老俞眼中是一个听话的人,敢于冲锋,也敢于背锅,这种依赖忠诚而非卓越的用人逻辑,注定难以留住真正的人才。
去了趟南极,煲了锅鸡汤给员工,没想到谁都不买账,唉,老俞啊,醒醒吧,时代不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