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害怕查出不好治的病,
也害怕手术治疗,
女子一个小疙瘩拖了7年没治,
竟长成了40厘米盆腔巨大肿瘤。
近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团队就遇到了这样一位“讳疾忌医”的患者陈女士(化名)。
七年“鸵鸟心态”
养出一个“庞然大物”
“其实很多年前我就摸到肚子里有个疙瘩,不疼不痒,但我不敢去医院……”在省人民医院妇科病房,术后恢复良好的陈女士声音依然有些颤抖。这七年来,她选择做一只“鸵鸟”,任由腹中的“疙瘩”生长,最后成为了“庞然大物”。
直到最近,严重的腹胀、气促让她无法平躺,巨大的腹部坠胀感让她寸步难行,她才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省人民医院。
检查结果让医生震惊:盆腹腔内的肿物已成为一个巨大包块,上至剑突(胸骨末端),两侧至腋前线,像一个巨大的包袱填满了整个腹腔,严重挤压着邻近脏器。
![]()
“子宫肌瘤能长到15公斤这么大,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病例。”该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陈女士的主管医师洪哲晶感叹。
手术面临三只“拦路虎”
多学科协作闯关
面对这一极度复杂的病例,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妇科陈丽笙主任医师及洪哲晶副主任医师分析,手术面临三大“拦路虎”:
一是巨大肿瘤将膈肌顶起压迫陈女士的心脏、肺部,导致她长期慢性缺氧,术前心肺功能已亮“黄灯”;
二是肿瘤与周围组织形成“冰冻样”粘连,解剖层次不清,分离时极易引发致命性大出血;
三是若为恶性,完整切除更是难上加难。
妇科、麻醉科、ICU的精英团队共同为陈女士量身定制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和风险预案。
手术室中,一场硬仗打响。
如术前所料,陈女士的肿瘤与盆壁、肠管粘连严重。手术团队凭借极大耐心和精湛技术,一点一点分离,一丝一丝结扎。
当巨大的肿瘤被完全游离,并缓慢完全托出腹腔的瞬间,陈女士的血压随之急剧波动。
麻醉团队精准调控,迅速扩容、升压,稳住了即将失控的“方向盘”。随着受压的胸、腹腔脏器重获空间,膈肌下降,陈女士的呼吸参数也逐渐改善。
重达15公斤的肿瘤最终被完整取出,术后病理证实肿瘤为良性,这不仅解除了陈女士身体上的压迫,也仿佛搬走了压在她心头七年之久的巨石。
![]()
重获新生
女子后悔“没有早点来”
然而,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
由于术后生命体征波动剧烈,陈女士立即被转入ICU进行高级生命支持。ICU团队面临着“第二场战役”:他们需要精准调控血容量、加强抗感染与肺部管理、通过营养支持帮助其从长期消耗中恢复。在昼夜不息的监护下,陈女士成功度过最危险的时期,数日后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转回普通病房。
当病理报告证实肿瘤为良性的那一刻,她百感交集,泪水夺眶而出:“我真的太傻了,白担心了这么多年,白受了这么多罪!早知道医生技术这么好,我早就该来了!”
该院妇科团队也提醒民众:
“讳疾忌医”是健康的大敌。很多疾病,尤其是妇科肿瘤,在早期发现时完全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轻松解决,患者恢复快、痛苦小。
一旦因为恐惧而拖延,小问题会拖成大麻烦,甚至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身体出现异常包块、其他不适症状,应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帮助,勇敢面对才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邓剑云
通讯员:魏映双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