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通过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顺利升空,进入轨道,并于11月1日凌晨完成与天宫空间站的对接。
11月1日凌晨4点48分,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天宫”,神舟二十号乘组与二十一号乘组顺利在太空中完成会合。
![]()
在神舟二十号乘组人员剩下的驻留时间内,地面上的人们看到了这次由神舟二十一号带来的“黑科技”,在太空环境下中国航天员竟然吃上了烧烤。
一时间引来全球热议,但隔壁的国际空间站的乘组人员却还依旧只能吃罐头和一些压缩食物。
中国人即便是上了太空也忘不了制作美食的话题迅速地在外网疯传。
![]()
返回的为什么是神舟二十一号
在结束了交接工作之后,神舟二十号乘组人员于11月14日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并于当天16点40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在返回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按照原计划,神舟二十号航天乘组应该在11月5日的时候乘坐神舟二十号返回地球的。
![]()
然而在返回之前,乘组人员发现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返回舱玻璃舷窗的玻璃上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裂纹,经过评估后认定其不能满足载人安全返回的放行条件而暂停了乘组返回的计划。
![]()
经过多日的商讨,最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决定让神舟二十号乘组人员放弃使用神舟二十号返回地球,而是改坐神舟二十一号返回。
然后在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接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成员返回。
![]()
在完成了神舟二十号的这次航天任务之后,中国航天员陈冬也以在轨驻留总时长超过400天成为中国在轨驻留时长最长的航天员。
这就是为什么在14日返回地球的为甚的是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而不是二十号的原因。
陈冬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执行飞行任务的男航天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大队长,特级航天员。
![]()
陈冬打破纪录
2016年,陈冬与景海鹏一起执行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次任务,两人在轨工作33天,创造了当时中国航天员单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
不过相较于后来的成绩,当年让人兴奋的33天时间,如今看来确实有些不值一提了。
![]()
2022年,陈冬再次接到任务,这次是作为指令长带队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航天员刘洋、蔡旭哲一起驾驶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了其在舱内驻留6个月,183天的航天任务。
在这次任务中,陈冬先后完成了3次出舱活动的任务,并完成了空间站内外设备以及相关应用任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成功地在轨期间完成了预定的科学实验作业任务,完成了天宫号空间站T字形结构的组装建造工作。
当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乘组人员顺利返回。
![]()
回看当年神舟十四号的飞行任务,可以说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以来情况最为复杂、技术难度最高、航天员工作量最大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其间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作业、两组航天乘组人员交替作业,单次载人飞行任务出舱3次等都是中国航天史上里程碑式的新纪录。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飞行,才为后来的多次升空、对接任务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这次飞行任务中,陈冬也顺利地成为了首位中国在轨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
2025年4月18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垂直转运,24日17时17分火箭点火发射。
这一次陈冬与陈中瑞、王杰一同执行任务。次日凌晨1点17分,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并在一个月后完成了第一次出舱活动。
![]()
神舟二十号乘组人员在轨期间,先后完成了3次出舱活动任务,其中陈冬一人就完成了3次,其航天生涯累计已完成了6次出舱活动任务。
而等到乘组人员搭乘神舟二十一号返回的时候,陈冬已经成为中国首位在轨时间超400小时的航天员,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出舱活动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当然,由于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较晚,所以陈冬的在轨400小时虽然是中国航天的记录,但距离世界航天在轨时间的记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
多项航天国际纪录的保持者都有哪些?
不得不说,就航天在轨时间这件事上,当年的苏联,或是说后来的俄罗斯确实是遥遥领先的。
目前,单次航天任务在轨时间最长的纪录保持者是俄罗斯航天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
![]()
早在1988年8月29日的时候,46岁的波利亚科夫就乘坐苏联的联盟号TM-6号飞船前往了和平号空间站。
当年的12月,波利亚科夫的两名同伴返回了地球,而波利亚科夫却独自留在和平号空间站中又待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等待两名新的乘组成员。
在那段时间里面,波利亚科夫每天都要工作15~16个小时,还要独自面对来自太空的孤独与恐惧,失重、封闭的空间、单调的食物,每一件事都在挑战着这位航天员的生理与心理的承受极限。
![]()
1989年4月,在完成了最终任务之后,波利亚科夫终于返回地球,此时波利亚科夫已经在太空中度过了240天的时间。
苏联解体之后,航天事业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94年1月,波利亚科夫才再次迎来自己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的第二次任务。
这次任务的时长达到了恐怖14个月的时间。
![]()
期间通过25项实验和调查,波利亚科夫完成了对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德国和美国轮换机组成员的身体和认知功能的研究,直到1995年3月22日,玻璃塔科夫与亚历山大·维克托以及另外一名女性宇航员才一起乘坐联盟号TM-20返回地球。
波利亚科夫返回地球之后,以437天17小时,38分钟的时间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单次航天任务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
不过有一说一,别的记录可以破,这个记录即便是我们的航天员有这样的实力也不应该轻易挑战。
毕竟在太空环境中,空间站的幽闭空间、食物的粗糙,以及来自宇宙的无尽孤独,每一项对于航天员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和挑战。
即便是顺利地回来,身心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没有确切必要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进行这种尝试的好。
![]()
相比于波利亚科夫的记录,另外一名俄罗斯航天员的记录就是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去挑战的了。
俄罗斯航天员奥列格·科诺年科是目前为止保持着世界上在太空累计驻留时间最长的人。
![]()
莫斯科时间2024年6月5日,在完成了国际空间站上的任务之后,科诺年科返回地球,此时的他完成了累计在轨1000天的记录,相当于33天的时间。
在其担任宇航员的16年时间里面,在太空驻轨停留的时间达到了1000天,相当于33个月的时间,而要算上其往返地球的时间的话,其飞行总时长则是达到了1110天,累计绕地球飞行了16000圈,全世界无人能及。
![]()
除了俄罗斯的航天员,美国的航天员也保持着不少的记录。
美国女性航天员佩吉·惠特森在其航天生涯中打破了多项纪录。在2017年的时候,她就已经是美国宇航局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人了,以534天的时间打破了此前美国宇航员杰夫·威廉姆斯创造的美国记录。
![]()
此后多年,惠特森一直是这项纪录的保持者,最后累计达到了675天。
在惠特森的航天生涯中,曾经创造过多项纪录。例如在2008年的时候成为国际空间站第一位女性指挥官,并于2016年成为第一位两度担任国际空间站指挥官的女性。
俄罗斯与美国在航天事业上相较我们起步较早,因此两国的航天员们确实也有更多的机会在任务中锻炼并不断地创造纪录。
![]()
不过相比之下,以中国航天事业的追赶速度来看,未来一定可以超越俄罗斯与美国。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职业航天员被培养出来,未来我国的航天员或许会将飞行任务常态化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航天员会同时在轨执行任务,到时候1000小时以上航天员将大有人在。
![]()
不过有一点可能会让美国人再创新纪录,那就是单次飞行时长。毕竟美国航天员可是面临着升空之后下不来,任务被不断延迟的风险的。
就美国目前的情况看,航天员被丢在空间站上一年半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个第一,我们真没有必要去争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