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难
是制约乡村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卡脖子”问题
近年来
我市持续加大公共充电桩建设力度
加快补齐乡镇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短板
助力乡村绿色交通发展
![]()
![]()
上午,在海门四甲的头桥公路驿站,一位车主正在给自己的电车充电。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过往司机、周边村民和企业员工对充电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今年8月,当地在原有的公路驿站内新建了5台充电桩,有效缓解了新能源车主们的“续航焦虑”。
![]()
车主 姜旭龙:平时上班期间把车停在这里充电,下班时正好充满开回家,出行方便了许多。
![]()
海门区四甲镇头桥村党总支书记 郁浩东:很多从上海、苏州回来的车主都有充电需求,增加充电桩方方便了群众。同时,村里每年还能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
![]()
为应对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我市积极开展“村网共建”,优先在人口集聚度高、车流量大、电网路网配套好的城乡结合部、乡镇驻地等区域投建充电站点。同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充电设施建设。
今年年初,如皋、如东两地入选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全国试点,“五一”期间,通州区还在东社镇杨港居建成投运了全省首个农村“车网互动”智慧微电网,新能源汽车在这里不仅能够从电网获取电力,还能在用电高峰时反向送电, 支撑电网能源调节。
![]()
![]()
充电桩“进村成网”,乡村添“绿色动能”。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已建成充电站410座、公共充电桩2700多台,全市家用充电桩超17万个,在乡镇、街道全覆盖的基础上,正加快实现充电设施“ 村村全覆盖 ”。
记者:张飞飞
编辑:曹陈钰
责编:李可芹
审核:朱琦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