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9 日,阿根廷国家经济部的一则决议,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
这份编号为 1200 号的决议明确提出,要出售科马韦地区 4 座水电站特设公司的全部股份。这 4 座水电站可不是普通资产,它们总发电量占全国水电的 33%,年净收入超 5 亿美元,更是国家可持续输电的战略核心。
更关键的是,根据 2009 年 Q2952 号法案,水资源使用应遵循 “灌溉优先于发电” 的原则。而这些水电站所在的北巴塔哥尼亚地区,还有 30 万公顷贫瘠土地等待灌溉开发。
一边是法律明确的农业发展需求,一边是政府急于推进的私有化进程,阿根廷的这波操作究竟藏着怎样的考量?这场关乎国家未来的资产处置,又将走向何方?
一、4 座水电站家底曝光:年赚 5 亿,占全国水电三成份额
科马韦地区的这 4 座水电站,每一座都是阿根廷能源体系的 “顶梁柱”。
![]()
阿里库拉电站年发电能力 2360 兆瓦时,埃尔乔孔水电站达 36 亿千瓦时,科洛拉多斯山群水电站 10.5 亿千瓦时,鹰岩水电站更是高达 56 亿千瓦时。
它们的总装机容量达 46 亿千瓦时,平均每年总发电量超过 126.1 亿千瓦时,稳稳占据阿根廷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 33%。
这些电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国家主导建设时期,由国有企业 “水电公司” 和 “水能股份有限公司” 规划、建设并运营。
后来经前总统梅内姆政府批准,这些电站被特许经营至 2023 年 8 月。按照特许经营合同的明确条款,经营期满后本应依法归还国家。
但实际情况是,国家并未直接接管,而是让私营企业继续管理,直到 2025 年 8 月 19 日第 1200 号决议出台,明确要将其全部股份出售。
从运营状况来看,这些水电站完全称得上 “优质资产”。它们的土木结构从未出现故障,机电系统也没有发生过重大问题或事故,经适当维护和调整后,还能稳定运行多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的经济效益,年净收入超过 5 亿美元,发电成本远低于 3.5 美元 / 兆瓦时的全球水电站经济分析平均值。
凭借这份成本优势,这些电站能为阿根廷提供极具竞争力的电价,直接惠及民生和工业生产。对于阿根廷来说,这样一组运转良好、收益稳定的战略资产,为何要急于出售?
二、私有化争议焦点:无视法律,牺牲灌溉潜力换短期利益
![]()
阿根廷政府推进的这场私有化,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核心问题在于它完全忽视了法律规定和地区发展的真实需求。
2009 年出台的 Q2952 号法案早已明确,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的水资源使用有严格的优先顺序:首先是居民供水(包括低能耗工业用水),其次是灌溉及农业用途,最后才是其他用途。
这意味着,灌溉的优先级远高于发电,这是国家层面确立的水资源利用原则。
而科马韦水电站所在的北巴塔哥尼亚地区,恰恰有着巨大的灌溉开发潜力。该地区有 30 万公顷贫瘠土地,等待着水资源的滋养,这个面积相当于阿根廷门多萨省的灌溉面积。
只要能合理利用水资源,这里就能发展出强大的果蔬种植与农牧业,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建立起完整的农工业运营体系。
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并不复杂,北巴塔哥尼亚的黑河有着 762000 立方米 / 秒的雄厚水量,目前只需可持续地引流其中 10% 至 15%,就能满足 30 万公顷土地的灌溉需求。
按照推算,这些土地经灌溉开发后,能创造数十亿美元的产值,还能催生新的聚居区或扩建现有社区,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但当前的私有化进程,完全没有考虑这些关键需求。决议中既没有提及建立满足灌溉流量与水量需求的储水系统,也没有提到完善防洪措施和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
私有化政策将未来发电企业的利润放在首位,却忽视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挑战,更无视了流域径流管理及随之而来的水土流失问题。
在未履行对干旱气候区灌溉设施投资义务的情况下,强行出售水电站全部股份,被不少人指责为 “掠夺性行为”,完全违背了该地区的发展需求。
三、法律红线不可碰:私有化涉嫌违法,或面临司法撤销
除了发展层面的争议,这场水电站私有化还面临着严峻的法律挑战。
不少法律界人士指出,当前的私有化安排已经违反了现行法律,尤其是 2009 年的 Q2952 号法案。该法案明确的 “灌溉优先于发电” 原则,不仅是水资源使用的指导方针,更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
水电站作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载体,其处置必须优先考虑灌溉等核心需求。但阿根廷政府在推进私有化时,并未对 30 万公顷灌溉工程的需求进行评估,也没有将灌溉设施建设纳入考量。
这种无视法律规定的操作,为私有化进程埋下了巨大隐患。有分析认为,新的特许经营期可能伴随临时性法规,而这些法规很可能因违反现行法律被司法机关撤销。
回顾阿根廷的私有化历史,类似的教训并不少见。上世纪 90 年代,阿根廷曾将水务公司私有化,交由法国苏伊士公司主导的财团运营,最终因服务争议与合同纠纷终止合同,阿根廷还在 2017 年赔偿了 3.84 亿美元。
如今的水电站私有化,似乎正在重蹈覆辙。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水电站位于阿根廷腹地,并未与邻国共享,是国家可持续输电的战略资产。
将这样的核心战略资产出售,不仅可能影响国家能源安全,还会限制北巴塔哥尼亚地区(里奥内格罗省、拉潘帕省和内乌肯省)发展农业工业生产和人口定居的可能性。
目前这些地区还在以低廉价格出售贫瘠土地,亟需国家及各省进行适当的地理战略评估,而不是急于出售能支撑地区发展的水电资产。
不少反对者呼吁,必须撤销或暂缓这份私有化决议,至少要等到省水利部门完成 30 万公顷灌溉工程需求分析后再作决定,同时应将内乌肯省和拉潘帕省纳入灌溉渠建设范围。
四、两种未来的抉择:短期利润 vs 百亿农业产值
![]()
第 1200 号决议的墨迹还未干,黑河的河水仍在奔流不息,它映照出的,是阿根廷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一条路是推进私有化,快速变现获得短期利润。按照政府的规划,出售水电站可能获得 4 到 5 亿美元的资金,目前已有美资 AES、意大利 Enel 等现有运营方表达了续约兴趣。
但这些私营企业的核心诉求是盈利,很可能会要求政府放松电价限制,最终导致民众和企业用电成本上升,而灌溉、防洪等公共利益需求则会被边缘化。
另一条路是暂缓私有化,将每年 5 亿美元的电站收益投入灌溉设施建设,用五至六年时间打造农业发展新格局。
这不仅能让 30 万公顷贫瘠土地焕发活力,创造数十亿美元的农业产值,还能带动农牧业、农工业发展,解决数千人的就业问题,让北巴塔哥尼亚成为阿根廷经济新的增长极。
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后一条路的价值显然更大。农业工业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还有地区繁荣和民生改善,这种收益是可持续的,远比出售资产的短期利润更有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条路完全符合 Q2952 号法案的要求,是依法依规推动地区发展的正确选择。
现在的阿根廷,正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是选择急功近利的短期变现,还是选择着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是坚守法律规定的公共利益优先,还是让资本利益凌驾于地区需求之上?
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北巴塔哥尼亚的未来,更关乎整个阿根廷的发展走向。黑河的水还在流淌,它等待的,是一个能真正惠及民生、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