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体育赛事,为啥全运会各省抢着办,奥运会却没人申请?
四川申请四次全运会没能成功,2036年奥运会却至今无国家承办。
那同样都是体育赛事,为何全运会各省抢破头,奥运会却无人问津呢?
咱就说最近的社交圈,谁还没被粤港澳全运会的“大湾鸡”刷屏?圆滚滚的身子裹着红蓝渐变外套,举着乒乓球拍歪头笑的模样,刚一亮相就成了“国民团宠”。
赛场里更是热闹非凡,一群奥运会冠军同场竞技,争抢一个全国冠军。
![]()
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四川省已经第4次冲击全运会承办权,但最终仍然没有确切消息。
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原来各省为办全运会早就卷成了麻花:
湖南为了拿到承办资格,前前后后申请了14年才获得2029全运会落户资格;山东、广东更是“办了还想办”,又加入争抢队伍。
各省抢全运会名额的架势,比春运抢票还疯,你说怪不怪?这全运会到底藏着什么魔力,能让各省如此疯狂争抢?
![]()
最主要的答案当然是经济发展!
但这个意思可不是说,地方政府是图那15天的门票钱!地方政府看中的是全运会能让城市“跳级发展”。
就拿西安十四运来说吧,赛前的西安城东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待开发地,为了全运会,地铁通了、奥体场馆建了、商场拔地而起。
![]()
曾经偏僻到打车都嫌远的郊区,现在地铁14号线直通门口,场馆周边商场、学校、高端住宅全配齐,每到周末商场客流直奔10万,成了城市新地标!
广州的例子更震撼,1997年办九运会前,还是片长满庄稼的郊区,就因为要办赛建了天河体育中心,直接把周边带成了CBD,这发展速度谁看了不眼红?
全运会就像个“城市加速器”,能让城市建设速度快5到10年,这种“抢时间”的红利,换谁能不想要?
除了城市基础建设提升更划算的,是全运会自带的“全国广告效应”。
![]()
西安办完全运才一年,高新企业数量直接暴涨35%,华为、中兴都扎堆来加码建厂。
天津滨海新区借着十三运的热度,招商引资签约额狂增200多亿,城市品牌价值一下涨了上千亿。
现在粤港澳十五运还没开完,深圳、广州的商场周末人流量就比平时多了20%,茶餐厅里拼桌的球迷操着各地口音,周边民宿价格涨了三成仍一房难求。
这种全民关注的曝光度,花几亿投广告都买不来。
![]()
但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奥运赛事影响力更大,2036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却至今是个谜。
同样是顶级体育赛事,为啥咱们这儿全运会抢着要,奥运会却从“香饽饽”变成了“窝窝头”?
核心问题就俩字:亏本!
![]()
从1960年到现在,每届奥运会的实际花费平均比预算超支172%,东京奥运会更是离谱,原本预算120亿美元,最后花了400多亿,超支2倍还多。
21世纪以来,真正靠奥运会赚了钱的,只有2000年悉尼奥运会(赚3.6亿美元)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赚1.44亿美元)。
但北京的成功,根本无法复制。
毕竟当时的中国作为第一个办奥运的发展中国家,赛事带来的国际口碑、基础设施升级和产业拉动,凑成了“1+1+1>3”的奇效。
![]()
可对其他城市来说,奥运会的名气换不来真金白银,反而可能背上一身债!
还有个扎心原因:奥运会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了。
现在的全运会有多会玩?乒乓球赛场的高光时刻10分钟就能上热搜,运动员赛后采访互动也被剪成视频,还有手机上点一下就能看单项决赛,完全贴合快节奏生活。
![]()
可奥运会还抱着传统电视转播不放,比赛大多安排在国外时区,凌晨爬起来看比赛就算了,还得守着电视机看几个小时的完整直播,年轻人谁有这耐心?
不信你问问身边人,2026年米兰冬奥会马上要开了,有几个人在聊?热度连全运会的零头都比不上。
但话说回来,奥运会也不是没人申请:
印度总理莫迪早就公开为申办站台,亚洲首富安巴尼家族砸钱铺路,把艾哈迈达巴德定为候选城市,誓要圆14亿人的奥运梦。
![]()
韩国则在釜山世博会失利后,迅速把重心转向奥运,首尔市长放话“汉江比塞纳河更适合办赛事”,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
非洲的埃及也跃跃欲试,开罗早早加入竞争,盼着成为非洲首个奥运主办国。
![]()
算下来,已有十多个国家摆开了争夺架势,你觉得这届充满悬念的奥运会,最终会花落谁家?来评论区押宝,看看谁的眼光最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