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精心发了一条朋友圈,然后每隔几分钟总会忍不住点击,查看点赞和评论情况。如果迟迟未收到消息提醒,心情就会瞬间变得低落,甚至焦躁不安。
近日,淮安小伙沈先生(化名)深陷社交敏感,这给他生活工作带来极大困扰,为了寻求系统性治疗,他来到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果被诊断为“抑郁状态”。医生发现小沈认为父母在他儿时忙于工作,对他的陪伴和成长路上的指引很少,人际交往全靠自己摸索,常常无法把握分寸,这导致他变得十分“敏感”。
为什么“高敏感人群”更容易抑郁? “高敏感人群”一般有什么特征?我们该如何阻止精神内耗呢?
![]()
(来源:扬子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