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全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02亿元,金融服务正从“输血”走向“造血”,持续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活水。
新华财经昆明11月18日电(记者陈永强) 从资产规模304亿元的地方小行,到总资产突破1500亿元的产业银行标杆,云南红塔银行用了不到10年时间,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之路。近日,云南红塔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文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揭秘其以产业链数字金融为核心的特色化发展路径。
战略转型:依托烟草根基,构建特色产业金融
“更名之初,我们体量小、网点少、客户基础薄弱,走传统物理覆盖、块状成长的道路,难以实现快速成长的目标。”胡文剑坦言。
转机,在股东资源重构中悄然萌芽——烟草资本的注入,为红塔银行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该行顺势而为,以烟草产业为“试验田”,率先提出产业银行发展战略,开启从“小而全”到“精而深”的战略转身。
在战略落地过程中,红塔银行从组织架构到业务模式展开系统性重塑。
总行设立产业金融业务部,分行配套产业与个人金融业务部,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从基础存贷业务出发,沿着烟草产业链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迅速打开发展新局面。烟农客户从几千户跃升至45.6万户,基本实现烟农服务全覆盖;烟农烟商贷款规模也从几千万元攀升至六十多亿元,实现从“点”到“面”的跨越。
![]()
8月13日,胡文剑(右)在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调研。
不止于传统信贷,红塔银行进一步细分“五烟客群”,推出“香叶贷”“香悦贷”“香薪贷”“香链贷”等定制化产品,配套专属服务方案。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员工身背移动设备走村入寨,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背包银行”;智能机具与远程视频系统协同发力,将现代金融服务送至“田间地头”。胡文剑强调:“我们不仅提供融资服务,更注重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随着烟草产业链服务模式逐渐成熟,红塔银行开始将这一经验向更广阔的产业图景延伸。从“苹果贷”到“甘蔗贷”,从“鲜花贷”到“三七贷”,一批高原特色农业金融产品陆续落地,高原特色农业供应链服务平台也配套成形。
这一拓展,不仅丰富了产业链数字金融的服务内涵,更以扎实行动将金融活水引向乡村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未来,我们还将结合云南省‘园区经济、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和‘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发展规划,不断探索更多产业链、产业集群金融服务之路,助力产业强国建设”。胡文剑表示。
科技赋能:打造数字引擎,重塑金融服务生态
“数字化转型是我们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招’。”胡文剑强调。面对机构精简、人力有限的现实,红塔银行毅然选择以科技赋能破局,将“科技银行”建设作为核心战略,持续推进。
2022年,红塔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正式上线,业务交易成功率高达99.99%,平均响应时间仅350毫秒,实现了从“公路速度”到“高铁速度”的质变。这一系统不仅是业内少数全面构建于国产架构的银行系统,更荣获人民银行2022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彰显科技硬实力。2024年,红塔银行再进一步,相继落地“信贷工厂”与数据中台系统群,全面重构信贷流程,提升数据治理能级。
在风险防控这一关键领域,信贷工厂整合行内多维度信用数据,以规则引擎与自动化工具驱动业务流程,显著增强风险预警与管控的时效性。数据中台则构建起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周期的风险数据集市,进一步强化数据驱动的风控能力。胡文剑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在提升效率,更在重塑我们的风险管理范式。”
渠道创新同样成效显著。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远程视频银行组成“空中集团军”,智能终端、移动展业、普惠金融服务车构建“地面合成旅”,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协同的服务网络。特别是远程视频银行,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足不出户、触手可及”的一对一专业服务,让金融服务更具温度。
今年6月,红塔银行升级发布手机银行6.0,推出标准版、尊享家园版、鑫享商户版、惠享烟农版、老年关怀版五大定制版本,并支持智能语音搜索,精准响应用户需求。目前,其用户规模已突破120万,服务覆盖云南全省所有县区,成为数字普惠金融的生动实践。
“从近年发展来看,‘科技银行’这一定位精准契合红塔银行的实际需求,”胡文剑总结道,“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产业银行+科技银行’双轮驱动,以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效能与覆盖深度,走出一条具有红银特色的数字化发展之路。”
践行使命:聚焦“五篇大文章”,谱写服务实体新篇
作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红塔银行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的初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信贷投放为重要抓手,精准对接实体经济多元需求,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服务实体之路。
机制建设方面,红塔银行制定“五篇大文章”专项工作方案,构建“党委统筹、专班协同、通道优先、考核单列”的全流程服务机制,通过内部定价优惠与绿色审批通道,切实提升信贷服务的精准性与可得性。
产品创新方面,创建科创力评分卡,针对科技型企业推出“轻资产、重创新”的科创信贷产品;创新落地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并成功发放云南省首笔“绿色供应链票据”,持续拓宽信贷服务边界。
小微企业是城商行金融服务的重点群体,为此,红塔银行构建“行领导统筹+总行部室牵头+分行执行”三级联动责任体系,从机制上破解“敢贷、愿贷”难题;同时,通过“典型引路、经验共享”的赋能模式,全面提升一线“能贷、会贷”能力。
“作为银行,最重要的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输血供血作用。”胡文剑介绍,截至2025年6月末,红塔银行科技贷款余额119.56亿元,绿色金融业务余额118.73亿元,普惠涉农贷款余额41.06亿元,结构优化与规模增长并进。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红塔银行以“三个再设计”推动金融服务深度融入乡村肌理。
在渠道方面,将服务触点从行政节点转向产业现场,如在甘蔗榨季派驻人员驻点制糖企业,实现“结算+授信”一站式服务;在产品方面,推动“抵押”向“数据+场景”转型,创新“活体抵押+区块链”模式,使肉牛、三七存货成为“可监管的移动资产”,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在人才方面,复制推广“乡村振兴推广员”机制,培训产业带头人,强化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截至2025年6月,全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02亿元,金融服务正从“输血”走向“造血”,持续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活水。
“未来,一方面,我们要深耕烟草客户,做大烟草价值;另一方面,我们还将大力发展非烟业务,拓展非烟市场,为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胡文剑坚定地表示,红塔银行将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应有之力。
来源:新华财经
一审/陈波
二审/彭明辉
三审/马疆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