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地产税今日若再出,法理不对,时机更不对

0
分享至


房地产税又起波澜,楼前财长出来说话向市场投下了一块千斤大石。说人大立法完成,难点也基本解决了。意思就是,备而不用?想推出随时可以推出?



这标题纯属瞎写,立法完成怎么可能不向全体国民公布。对照财新峰会实录,楼同志讲的是:“房地产税法的起草工作已经完成,但全国RDCWH还没有正式通过,交给GWY试点”。是“起草工作”已完成,而不是“立法”已完成。

这个表态,其实和之前没有二致,房地产税目前仍处于2021年启动的国务院试点阶段。从2013年房地产税第一次提出,到2016年列入第一类立法项目,原计划是在“十四五”期间上届QGRDCWH任期届满前(2023年3月)完成立法。但到2021年10月,房地产税开始转搞试点,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期限五年,当时财政部将深圳、杭州、苏州、济南列为试点意向城市;而到2022年3月,财政部又公开表示:当年房地产税不适宜搞试点(理由大家都懂)——当时的原话:“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2022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那之后房地产税基本上是“暂停”状态,今年发布的“十五五”规划里面,也没有再提这个。注意: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到明年10月就满5年期限了,还没有找到一个新的试点城市(还是上海、重庆10几年前的那两个)。连一向“先行先试”的深圳,这次都没当出头鸟了。

关于房地产税,我之前几年写了太多文章了,有兴趣的童鞋回查可看。和前几年相比,我现在的核心看法有不变也有转变。不变的是:1)基于实证逻辑,房地产税在中国早晚还是会推出;2)房地产税唯一受益是政府财政,其它都不要有所期待,尤其是房价,现在的状态就是明证——房价要跌,没有房地产税也会跌,而且大跌;房价要涨,有房地产税也会涨,没准儿还涨得更猛(瞅瞅老美,房地产税开征了200年,现在首套房的平均年龄冲到了40岁,强力验证了这个税种对于房价的实证意义)。


变的有二,基于原则逻辑,我先前不愿意触及,并援引香港案例说明房地产税阻挡不了,但我现在反对,理由是两个。其一,房地产税最大的难点根本不是什么(楼同志说的)技术,从来不是技术,而是缺乏地权的法理基础,不能服众;其二,基于目前的经济状态,房地产税其实已经完全错过了开征的窗口期,已经没有落地的基础了。

站在地权的角度,房地产税是财产税,有财产征税,天经地义。但是如果产权不是永久,是事实上的租赁,那么,这个征税严格来讲你的确是站不住脚的。《物权法》给了自动续期,但从来没有说费用——到底要不要补地价(注意是地价不是地租)?该怎么补?从市场当时普遍理解以及深圳后来的一些操作,都是要补的(之前一个粉丝买房跟我说,蛇口半岛苑要补2100块/平米;以及南山桃花园、福田南天一花园等,都有过补地价的新闻)。

如此,反倒简单。有现成的参考,英国、中国香港都有这样的地权,尤其是香港,根本上就是土地官有制,回归之后香港的土地批租都是50年期——2047年期满(之前有75、99、999年各不等,但除一例外,香港土地制度本质上亦为官有)。那么,他们是怎么征房地产税的?严格说不算有,英国有市政物业税,但很低;香港有差饷,大致叫“影子租金”,就是以租金作为课税的依据——比如你这套房子1年租金经评估是多少钱,然后以此为基础,征收5%或累进的税(应课差饷租值*差饷税率)。


为应对2047年30万份土地契约到期问题,香港在去年7月通过了《政府租契续期条例》,一般住宅、商业、工业地权,免费续期50年,不用补地价,但需继续每年缴纳相当于有关土地应课差饷租值3%的地租(计算方式和上述差饷同)。至今年初,香港地政总署已为2024年7月5日至2031年年底到期的“一般用途地契”续期,涉及379个地段,全部获得续期50年。



内地土地房产制度是承袭香港而来,那么逻辑上也应该一致。如果土地是批租制,则应当收地租而非地价

没有理由说,你土地是批租,但是征房地产税的时候却学地权永久的美国,按市值(而非租值)定税率。我查到的信息,既是土地批租又按市值定基征税者,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例(就是国人言必称的住房典范新加坡,也是按租值收房地产税)。

这是简单的常识。SO,答案是,若按市值征房地产税,则可变更地权为永久;若不改地权,则应继续学习香港。如此,逻辑上站得住脚,市场抗性也将大为减低。这样的问题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讨论,说明了市场上人们关心的根本不是这个事儿对不对,而是我能不能借之实现我的私利之目的。

站在经济现状的角度,彼一时也此一时也,2022年之前可以征,但是现在,除非是脑子有洞,才会觉得应该快征房地产税。开征房地产税的时间窗口期,已经过去了,并且大概率至少未来5年都落不了地(没看到“十五五”规划里都不写了吗?)。

从2022年第四季度起,宏观经济进入通S期,到今天已经持续了即将整整12个季度——大幅超过了1998年那一轮的7个季度。任你再乐观,都要坦承,这是中国经济前所未见的挑战。房价、物价、制造业价……一降再降,企业赚不到钱,个人涨不了工资,房奴供不起房,灵活就业大军越来越大……

遇到这种阵仗,稍微懂点经济学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要降息、要减税、要增加保障、要放松监管、要用一切办法去释放生产力……国家政策不也是一直在这么做吗?力度未必尽如人意,但是方向与节奏一直在这么做。降息,降了;补贴,给了;育儿补贴,加了;监管,全放了(房地产全国范围内只剩那几个巴掌大的地方还在限购了)……

然后楼同志在这个时候说了一句房地产税,难道你能理解为是在释放什么信号?

我一点儿都不觉得。

加税抑制消费,这笔钱花到税上,别处就没了。

我举房地产的例子,非常直观。今年住建部推出“好房子”运动后,卖了很多好地宝地,建出来的项目都是豪宅,上海的卖到20万/平米,深圳的卖到15万/平米,而且卖的还不错,动辄一个项目卖100多200亿。为何?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20年的强监管导致了一大批量的高端住房消费被压抑了,他们需要改善、需要释放,关键是,他们手里还有钱。也因此,上海成了这两年70个大中城市里几乎是唯一一个新房均价能够同比上涨的城市。

好了,现在说我要开征房地产税。你觉得那些高端消费人群会干什么?等于说,政策层好不容易才找出的一条能够有助于房地产“止跌企稳”的通路,会瞬间被堵上,这帮人也不消费了。接下来,任你好地宝地都卖不掉,最后,房地产税没收上来几个钱,土地财政也掉了哈哈,只好地铁涨价、水电涨价、燃气涨价、公共服务缩减……

扩散去看,要知道,现在还能有余力进行消费的可能还真就是那帮子“房子有几套的人”,其他的,包括所谓的“中产”,都在节衣缩食,囤粮过冬。事实上,如上所言,他们还真的是不惧调整在消费。这时候国家巴不得他们多出门几趟,然后喜欢楼同志言论的童鞋们说:咱们加点儿税吧。那不就等于是在提醒大家:“你们都要减少消费”。这会把消费力从目前的基础上再往下打一个重量级,而且是持续打击(因为你一旦开征,就是持续征)。然后,CPI、PPI……啪啪啪,继续拐头往下掉,指望着通S逆转、收入好转,断无可能。

每个人都有贫富好恶,但若论何为正确施政,我不认为政策层会选择此时干这种事。铁锅都上冻了,再来扬汤止沸?

总结一句话:彼时出,法理不对,时机对;此时出,法理不对,时机更不对。在先前房价高涨的时候,法理不足,但是勉强可以强推,因为有强大“民意”支持。如今,“时机”已经过去了,我没有见过通S时期哪国还敢强推房地产税的——这可是涉及到成千上万亿的资金大抽离。现在做,法理其实也解释不圆,当然政策层也可以不解释这个,但经济现实我认为是一定会考虑的。一旦加税,不说房地产单一行业的政策目标流产,更要面对可能扩散到全局领域的其它重大风险。

楼市、股市交流,加微信号budao2000私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郭碧婷爸爸嗓子沙哑半年,自费17000打玻尿酸,心疼女儿一人养家

郭碧婷爸爸嗓子沙哑半年,自费17000打玻尿酸,心疼女儿一人养家

疯说时尚
2025-11-18 16:20:08
扬州一地发布18名干部任前公示

扬州一地发布18名干部任前公示

鲁中晨报
2025-11-18 22:35:03
自作自受!日本允许国籍栏填“台湾”,堵上了唯一向中国求救的路

自作自受!日本允许国籍栏填“台湾”,堵上了唯一向中国求救的路

科普100克克
2025-10-05 10:23:37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大国纪录
2025-10-30 09:56:59
不到72小时,被调查的释永信再迎3大噩耗,私生活乱只是冰山一角

不到72小时,被调查的释永信再迎3大噩耗,私生活乱只是冰山一角

削桐作琴
2025-08-01 21:22:32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王根基
2025-10-20 20:37:25
17岁嫁54岁将军,婚后32年怀孕16次,死后葬在八宝山!

17岁嫁54岁将军,婚后32年怀孕16次,死后葬在八宝山!

纪实文录
2025-05-14 15:12:57
网红博主在崂山坠崖身亡,遗体被无人机运下山,出事2天前还更新视频,拍摄地多为悬崖陡坡,几乎无防护措施

网红博主在崂山坠崖身亡,遗体被无人机运下山,出事2天前还更新视频,拍摄地多为悬崖陡坡,几乎无防护措施

南国今报
2025-11-18 13:47:03
官媒锐评张伟丽挑战失败,言辞犀利,释放3大信号,体坛风向变了

官媒锐评张伟丽挑战失败,言辞犀利,释放3大信号,体坛风向变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18 17:08:16
央八热播!谍战剧35集,实力派老戏骨联手,惊心动魄剧情让人惊叹

央八热播!谍战剧35集,实力派老戏骨联手,惊心动魄剧情让人惊叹

生性洒脱
2025-11-19 00:49:17
专家说出了大实话:老百姓没钱了,为啥还要刺激消费?

专家说出了大实话:老百姓没钱了,为啥还要刺激消费?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17 10:25:03
六国外援待命,高市告知全球,对华第二枪打响,解放军硬仗在前

六国外援待命,高市告知全球,对华第二枪打响,解放军硬仗在前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5 10:47:22
江西52岁阿姨网恋上海大爷,嫁过去后发现,大爷身份实在不一般

江西52岁阿姨网恋上海大爷,嫁过去后发现,大爷身份实在不一般

红豆讲堂
2025-04-22 11:06:44
宜通世纪:收到《刑事判决书》

宜通世纪:收到《刑事判决书》

新京报
2025-11-18 17:39:01
全运会乒乓!男团决赛对阵出炉,卫冕冠军0-3惨败,王楚钦剃光头

全运会乒乓!男团决赛对阵出炉,卫冕冠军0-3惨败,王楚钦剃光头

知轩体育
2025-11-18 21:13:28
谁都跑不了!倒查风暴已经席卷全国,靠关系吃饭的时代要结束了?

谁都跑不了!倒查风暴已经席卷全国,靠关系吃饭的时代要结束了?

boss外传
2025-11-18 19:25:03
300个娃,“中国首父”的瓜彻底藏不住了!

300个娃,“中国首父”的瓜彻底藏不住了!

深蓝财经
2025-11-17 19:18:30
特斯拉、通用“叫停”国内供应链,波及860亿订单,出路在哪里?

特斯拉、通用“叫停”国内供应链,波及860亿订单,出路在哪里?

蓝色海边
2025-11-18 04:09:36
震惊!中国在中美博弈中拿到两大“硬核”成果,特朗普吃了暗亏!

震惊!中国在中美博弈中拿到两大“硬核”成果,特朗普吃了暗亏!

起喜电影
2025-11-19 00:54:25
她是我国第一位女副总理,1998年退休后,为何只享受厅级待遇

她是我国第一位女副总理,1998年退休后,为何只享受厅级待遇

记录百姓故事
2025-11-04 11:19:56
2025-11-19 02:11:00
朱罗纪 incentive-icons
朱罗纪
房产自媒体
916文章数 232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艺术
房产
亲子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手机要闻

红米K90至尊版突然被确认:大屏高刷+超帧生态,是否值得期待?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亲子要闻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