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假如没有那颗小行星,恐龙一路活到今天,人类还有机会称霸地球吗

0
分享至

如果6600万年前那颗小行星没来,恐龙文明一路苟到2025年,地球会长成什么样?我们还有机会站在食物链顶端,造火箭、刷手机,还是早就被“恐龙老板”优化出局了?



一,给恐龙多活6600万年,够不够进化出“恐龙人”?

恐龙从出现到被那颗小行星“团灭”,一共统治地球多长时间?

最保守的说法,非鸟类恐龙大约出现在2.3亿年前,灭绝在6600万年前,统治时间接近1.6亿年。



对比一下我们自己,现代意义上的智人出现不过20万年,人类文明(城市、文字)不到1万年,工业文明也就200多年。

换句话说:恐龙统治时间≈人类文明时间的一万六千倍。

如果纯按“多活就必然变聪明”这条直线往外推,恐龙早该搞出互联网+宇宙飞船+恐龙版AI大模型了。

但演化不是“时间积累游戏”,而是环境选择。



我们知道鸟类是恐龙的后代,现存鸟类中,乌鸦、鹦鹉的脑化指数(大脑体重与体重的比例)已经接近乃至超过很多哺乳动物,有研究甚至认为一些鹦鹉的智力接近3~4岁的小孩。不过,鸟类高度飞行适应的骨骼结构,对进一步变成大脑超发达、双手灵巧的“技术物种”,其实并不友好。



以你耳熟能详的伶盗龙为例:脑化指数明显高于巨型蜥脚类、霸王龙这类重装战士,但和后来的灵长类比,仍有明显差距。

目前化石证据看得出的是,它们有协同狩猎、可能有复杂社会行为,却很难证明它们有接近“技术文明门槛”的抽象思维和工具利用能力。

也就是说,在那1.6亿年内,大部分恐龙的演化压力在“谁跑得快、谁咬得狠、谁更抗高温”上,而不是“谁更会造器械”。



那如果小行星没撞上来,气候保持白垩纪后期那种温暖湿润、二氧化碳较高的状态,再给恐龙多6600万年,它们有没有可能走出一条“智慧恐龙”的支线?

目前主流古生物学观点是:不能排除,但概率极低。原因有三。

第一,大型恐龙普遍是变温动物(部分可能是介于变温和恒温之间的“中温”状态),代谢率较低,高级认知大脑极其“耗电”,需要非常稳定、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来源支撑。从演化动力学看,除非环境剧烈变化逼迫它们提高认知,否则“变聪明”不是最划算的方向。



第二,恐龙的前肢整体功能,更多是奔跑、支撑、抓握猎物,而不是精细操作。即使部分兽脚类前肢相对灵活,和后来的灵长类那种“拇指对指、精细抓取”的解剖结构仍有明显差距。想从这里硬演化出能造弓箭、敲石器的手,难度不小。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缺少大灭绝带来的“重新洗牌”。

66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带来的是全球黑暗、火灾、酸雨,非鸟类恐龙全灭,哺乳动物趁机从地下、树洞爬出来,才有了之后6600万年的“哺乳动物时代”。

如果没有这次清盘,恐龙将继续稳坐霸主,生态位被它们牢牢占据,哺乳动物很可能一直被压在“夜行动物、小型杂食者”这个级别,根本没有扩张空间。



所以,给恐龙多加6600万年,确实可能出现更聪明、更社会化的“高配版伶盗龙”。但要跨到“会造工具、控制火、组织大规模合作”的技术文明门槛,不是不可能,而是从目前证据来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们在走这条路

而这恰好给了我们一个缝隙:在“恐龙世界”里,人类未必完全没有机会,只是这条路绝不会像现实中这么顺滑。

二,恐龙不灭,哺乳动物还有机会“翻桌”吗?

现实世界中,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才开始“疯狂长个子”。



6600万年前的恐龙末期,大多数哺乳动物体重不超过10公斤,典型代表是像袋貂兽这类“看上去有点像大老鼠”的家伙。



到了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地球出现了像冠齿兽这种体重上百公斤的大型草食哺乳动物。



再到2500万年前,像巨犀这种体重15吨级别的庞然大物登场,彻底接过了“陆地大块头”的角色。

这条“从老鼠到巨犀”的路线,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大恐龙已经没了。那如果恐龙不灭,哺乳动物会怎样?



第一种可能:哺乳动物长期被压制在小体型、夜行、边缘生态位上,像现在的老鼠、刺猬、鼩鼱的综合体。

原因很简单,大型生态位被恐龙占着。草食位有鸭嘴龙、蜥脚龙,肉食位有各种暴龙科、驰龙科,连水里还有蛇颈龙、沧龙这类大物。



在一个被超级恐龙统治的生态里,任何试图长到几十公斤以上的哺乳动物,都相当于给自己写了一句“欢迎捕猎我”的广告,这也意味着活不久。

第二种可能:哺乳动物走极端专业化路线,比如钻地、滑翔、树栖、吃昆虫,变成环境中的“小配角专家”。



现实中也有类似例子,比如澳大利亚的有袋类,袋狼曾经是当地的顶级捕食者,但在面对狗和人类时明显处于劣势。严酷一点说,在大型爬行动物占上风的世界里,哺乳动物的“上限”相当不乐观。

问题在于人类文明所需要的“原料哺乳动物”,必须体型适中、前肢灵活、视觉良好,又有机会发展复杂社群结构和较高脑化指数。灵长类刚好卡在这个组合上。

在恐龙强势存在的世界里,这种“中型、白天活动、爬树又敢下地”的策略,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为,很可能在早期就被“修理”掉。



澳大利亚在几万年前还是袋类的天下,袋鼠、袋熊、袋狮子……但从未演化出高智力的技术物种。

直到人类从外部登陆,带来狗、火种、后来又加了家畜和现代科技,整个生态权力结构才被剧烈改写。



这说明,哪怕给一类动物几千万年,只要缺少“强力洗牌”和合适的演化路径,智能文明未必自然出现。

因此,如果恐龙从未退出舞台,哺乳动物很大概率只是“在缝隙里苟着”的角色,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酿出一个“智人”。

三,就算侥幸出现了“人类版哺乳动物”,还能活在恐龙霸主的世界里吗?

再大胆一点,假设演化开了个玩笑:在恐龙依旧统治的世界里,某条哺乳动物支线上,还是蹦出了类似“智人”的物种,有双手、会用火、会组队、会造工具。那我们还有机会“称霸”吗?



先来看食物链结构。

在现实世界,人类在走向文明初期,面对的顶级捕食者是狮子、老虎、狼这类100~250公斤级的猛兽。

猎人用火和简单武器,几个人合作,就足以把它们压制在一定范围内。而恐龙时代的大型食肉者是什么配置?



像霸王龙这类,头部长度可达1.5米,咬合力估计在3~6万牛顿,是现代狮子、鳄鱼的十几倍。体长12米、体重8吨的大家伙,一口下去就是我们整个人类小队的团灭级事故。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拿着木矛、刚学会烧烤的原始人面前,走来一只“陆地装甲车+液压剪刀”级别的捕食者,这个对抗难度已经完全失衡。



工具要从“木矛+乱石”升级到“金属武器+复杂陷阱体系”才有可能抗衡,而这需要稳定的冶炼、定居、农业支持,也就是文明已经成型之后。

再看环境压力。

恐龙时代整体气候更温暖,极地无常年冰盖,海平面更高,大陆格局和今天也不一样。



人类文明在现实中依托的是温带季风区、河谷平原,比如黄河、尼罗河、两河流域、恒河—印度河。

在一个被恐龙占据的地球,那些大面积开阔平原,很可能是巨型草食恐龙的领地,而不是小巧农耕文明的温床。想要在“恐龙大草原”上开垦、种田,需要的不是锄头,而是“如何不被踩死”的工程方案。



你可能会说,人类有智慧,完全可以靠技术形成“局部安全区”。

确实,只要文明一旦突破金属工具和火器,恐龙这种大型动物反而会因为“体型大、繁殖慢、栖息地固定”而变成天然弱点,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浪潮,就是一个已经发生过的现实例子:

在过去5万年里,人类走到哪,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就跟到哪。



澳大利亚的巨型袋鼠、巨型袋熊、美洲的乳齿象、剑齿虎,基本都在“遇到人类后的几千年内”消失。

如果把这些动物换成恐龙,只要人类的火器和组织能力成熟,它们的命运未必更好。

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机会活到那个阶段。



在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这段漫长而脆弱的过渡期,人类文明处在“刚起步就容易被掐灭”的阶段。

恐龙不灭的世界,给这段过渡加了一个全程追杀的BOSS。

你需要想象的是:每一次迁徙、狩猎、定居尝试,都可能遇到“直接团灭”的捕食者,而不是像现实世界中那样,只需要应对狼群、黑熊这些级别的风险。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在恐龙时代“硬生生演化出来”,称霸地球并非完全不可能,但难度至少是现实时间线的数倍甚至几十倍。

任何一次疫病、自然灾害、气候波动,都可能成为压垮这条“哺乳类智慧支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游戏难度:现实时间线是“困难模式”,恐龙不灭时间线是“地狱+终极模式,并且死亡后无法读档”。

4.人类称霸只是“事故之后的意外”

如果没有那颗6600万年前的小行星,恐龙很可能继续当上亿年的地球老大,而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翻身之日”,不一定等得来。



在这条时间线里,我们要么根本不会出现,要么就算出现,也很难穿过恐龙阴影,走到今天的科技文明。

所以,人类称霸地球这件事,与其说是“进化必然”,更不如说是一个需要多重巧合叠加的低概率事件而已。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年,倒闭的店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快撑不住了

2025年,倒闭的店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快撑不住了

深蓝夜读
2025-11-16 18:26:32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10:12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花心电影
2025-11-18 13:57:29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扬子晚报
2025-11-17 22:06:24
德云社烧饼妻子庆生,晒全家福,烧饼基因强大,三代人共用一张脸

德云社烧饼妻子庆生,晒全家福,烧饼基因强大,三代人共用一张脸

探长影视解说
2025-11-18 16:19:32
12岁的乔治王子现身帅到认不出!身高1米75快要超过妈妈凯特王妃

12岁的乔治王子现身帅到认不出!身高1米75快要超过妈妈凯特王妃

温读史
2025-11-09 09:25:54
救人时接触私密部位算侵入吗?网友:不是,命都没了还在乎这些啊

救人时接触私密部位算侵入吗?网友:不是,命都没了还在乎这些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02 00:10:03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刘哥谈体育
2025-11-12 09:18:23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6 16:38:13
倭寇!中国使馆发出史上最强音,新戚家军早已严阵以待!

倭寇!中国使馆发出史上最强音,新戚家军早已严阵以待!

乐天闲聊
2025-11-14 11:49:19
全线大跌!黄金跳水,比特币暴跌!超17万人爆仓!

全线大跌!黄金跳水,比特币暴跌!超17万人爆仓!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8 12:39:30
道指跌近500点,亚马逊市值一夜蒸发超7800亿元!微软、英伟达大消息!国际原油大涨!美国重磅数据将发布

道指跌近500点,亚马逊市值一夜蒸发超7800亿元!微软、英伟达大消息!国际原油大涨!美国重磅数据将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06:18:04
C罗自揭伤疤:3年前丧子,全靠乔治娜撑起家庭,世界杯夺冠就结婚

C罗自揭伤疤:3年前丧子,全靠乔治娜撑起家庭,世界杯夺冠就结婚

阿讯说天下
2025-11-18 22:53:21
我曾在基层多年,分析山西反杀案,能清楚看到,郭家就是当地一霸

我曾在基层多年,分析山西反杀案,能清楚看到,郭家就是当地一霸

阿纂看事
2025-11-16 21:51:14
2-2,世界第一逼平土耳其,直通世界杯,28岁奥亚萨瓦尔救主

2-2,世界第一逼平土耳其,直通世界杯,28岁奥亚萨瓦尔救主

侧身凌空斩
2025-11-19 05:41:55
中日一旦爆发战争,开打后2~3小时对日本很关键,或产生三大后果

中日一旦爆发战争,开打后2~3小时对日本很关键,或产生三大后果

墨兰史书
2025-11-19 03:50:03
又有“洋垃圾”轻薄本涌入闲鱼!13寸轻至756克,搭载11代处理器

又有“洋垃圾”轻薄本涌入闲鱼!13寸轻至756克,搭载11代处理器

科技拌饭
2025-11-17 19:16:09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混知房产
2025-11-13 20:41:06
朱元璋问刘伯温:咱大明江山传给谁?刘伯温指向一头肥猪轻吐4字

朱元璋问刘伯温:咱大明江山传给谁?刘伯温指向一头肥猪轻吐4字

萧竹轻语
2025-11-17 19:51:19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2025-11-19 07:19:00
半解智士 incentive-icons
半解智士
探索大千世界,知识永无止境
614文章数 2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游戏
艺术
教育

旅游要闻

不是香山胜香山!南湖镇千亩蓝莓红叶,解锁山东冬日顶流美景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魔兽世界:时光服正式开服,排队时间增加,联盟成香饽饽!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教育要闻

实施好县域高中振兴计划!教育部部长:通过政策和制度设计,淡化竞争,减少焦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