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民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殡葬文化同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而流传了下来。
而在安葬文化当中,自古又以土葬的方式最为常见,可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却不见了那最应该随处可见的坟头。
那么这些坟墓究竟去哪了?未来土葬传统会完全消失殆尽吗?
![]()
作为生者对逝者的妥善安置并方便进行悼念活动的文化,它的存在容纳了观念、礼仪、规范、习俗、信仰以及最重要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大概在西周时期,丧葬文化才开始进行演变和发展,后来才能够逐渐使其内容变得丰富、不同的地域特色开始显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作为产生时间最早、流传时间和应用范围最广,可以说是最普遍的丧葬方式来说,土葬的地位可谓是最高的存在。
土葬的内核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到一个“入土为安”就足以概括,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一点都不少。
![]()
首先是土葬的产生,它标志着的是人类自有意识以来第一次引发对于原始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思考。
随着人性的不断发展,伦理道德不断深入人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发生进化,其中蕴含的更是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感情。
![]()
然后是人类灵魂信仰与农业社会之间观念的结合,人类的意识再次迎来觉醒,“以土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生命的孕育和生长都离不开土地,土地的重要性得到发觉。
而在人死后又以“入土为安”为的也是落叶归根,因此在人们看来,土葬就是人们死后最好的归宿。
![]()
最后便是儒家思想中孝道伦理的产生,人死后如果不加以安置,就会被飞禽走兽啄食,同时还会污染环境,为了让逝者在死后得以安息,将尸体藏于地下免受侵害的意识便产生了出来。
这一思想为土葬传统建立了极为牢固的根基,这才使其得到了长期盛行不被替代的维系。
![]()
按道理来说,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据粗略统计中国自古以来累计死亡人数已经来到了惊人的200亿,就不说每位逝者的遗体都被用土葬的方式安置,结算出来的数字依然不会太小。
可是现在却为何见不到这些应该随处可见的坟头了呢?其实原因也不难想象,自然的侵蚀、国家政策的调整、人们观念的变更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坟头消失不见的因素。
![]()
在人类的不断开发和摧残之下,大自然不知何时开始变得阴晴不定,山区频发的泥石流、长时间风沙的侵蚀之下简单砖石堆砌的墓堆自然是非常容易被洗去踪迹。
如果是木质棺材作为容器的话,其实更加不堪一击,穴居动物的存在会让棺材变成天然的温床,再加上雨水渗透浸泡,最终导致坍塌,又或者是完全与泥土融为一体。
![]()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早在1956年开始,政府就已经开始宣传提倡火葬的殡葬方式,而逝者的骨灰则是集中存放于公墓或者是宗堂。
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墓地因为城市化发展而被被迫迁移到公墓或者是直接推平,永久的埋藏在城市的下方。
![]()
亲疏有别的传统宗族观念照进了显示,主要体现在九代直系亲属以外的亲属就没有必要再参与到葬礼或者祭祀活动当中去了,这也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墓不出五服”说法。
最后便是丧葬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现代人们思想的开明,不少人开始接受越来越多样的丧葬方式,其中包括海葬、树葬、天葬等等。
如今人们对于死亡的思考早已经不是什么忌讳,正视并坦然面对才是正确的思想,因而还产生了在生前提前安排好自己身后的丧葬计划。
![]()
但关于逝者的下葬方式,还是非常特殊的情况,那便是古代战争频发的时候,两国之间进行领地争夺,自然避免不了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在冷兵器时代,自然是以人数多为优势。
无关最终的成败,每次战争的爆发都将出现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由于伤亡数量实在是过于庞大,因而这些尸体最终的解决方式便是集中掩埋,而不会挨个建立坟墓。
![]()
墓穴的破坏除了自然因素也不排除人为因素,在中国的历史上,达官显贵们往往喜欢将自己的金银珠宝首饰等一同安放在自己的墓中,对应的,盗墓文化应运而生。
盗墓的行为不光带来了对文物的破坏,还对一些墓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伤,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直接产生塌方。
![]()
坟墓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亲情不会,作为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她承载的是人类的智慧、情感、价值观。
随着土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的丧葬方式只会使得土葬的应用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环保无害的丧葬方式将变得流行。
![]()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死亡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终点,被遗忘才是,不论逝者如何安葬,其背后的含义应该是让后人有一个念想,时代是往前的,如果我们不能追上时代的脚步,只会受到无尽的阻挠,与其如此,不如顺其自然。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