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CT或引发10万例新发癌症?做一次得癌风险增4成?医生说出了真相

0
分享至


可能很多人在医院看病时,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肚子疼,去做个CT;头疼,也去做个CT;感冒发烧、牙痛、胳膊痛,还是先去做个CT...

不得不承认,CT的出现确实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方便了疾病的诊断。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出现,比如现在的医生对CT是不是有点过于依赖了?CT检查是否有点过于泛滥了?CT检查会不会有辐射,是不是会致癌?

CT或引发超10万例新发癌症?每多做一次得癌风险增加43%?

2025年4月14日,一项刊登在JAMA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显示,仅仅在2023年,美国就完成了9300万次CT扫描,覆盖约6150万人。

这些CT所带来的潜在辐射致癌风险,可能会导致10.27万例未来癌症,其中成人93000例,儿童9700例,这也相当于美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的5%!


在成人中,因CT检查引起的癌症,可能性最大的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和白血病;而在儿童的排序则为甲状腺癌、肺癌和乳腺癌。


除了这篇论文,这些年围绕CT可能造成的伤害的相关研究与论文,也曾多次发表在顶刊上。

比如《柳叶刀-肿瘤学》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接受CT检查后,脑部辐射剂量和脑癌风险呈线性关系,特别是胶质瘤发病率明显增加。


而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则指出,进行CT检查的次数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风险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接受CT检查的次数越多,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就越高,每多做一次CT,其风险就增加43%。


做一次CT辐射有多大,还能不能做了?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CT确实有辐射,而电离辐射也确实会致癌,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CT不能做了?

其实,现在各大医院所用到的CT检查设定的剂量都是较为安全的,在检查时设备会根据人体不同部位来设定不同的参数。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剂量低于100毫西弗(mSv)每年时,癌症风险无明显增加。

而拍一次胸部CT约为5-7mSv,胸部低剂量CT只有1-2mSv,所以对影像检查辐射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问,那CT的辐射不会累积吗?假如一年中多次进行CT检查,难道没影响吗?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CT检查对人体的辐射并不会终生累积,通常来说普通CT扫描后,人体会进行代谢修复,这个时间大概是两个月。

也就是说,一年内只要不是频繁做CT检查,做1-2次,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可如果是长期大剂量进行CT检查,那确实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


到这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既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CT检查没什么大问题,那前面的那些研究又是怎么回事?

其次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上面这些研究主要都是在分析CT和癌症发生间的“相关性”。而这个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性”。

说得直白点,就是这些研究只能证实CT检查和癌症发生之间有关联,但不能证明就是CT检查导致的癌症。

更无法证明,这些受试者到底是因为癌症才去接受多次CT检查,还是因为接受了多次CT检查,才导致的癌症?

CT检查有潜在辐射风险,为什么医生还要求做?

虽然说CT检查确实有辐射暴露的风险,但我们就因此完全否定这项检查,甚至从此不敢接受CT检查。因为对于这项检查,我们不能只强调风险,而忽略了“收益”。

风险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CT检查所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就以低剂量CT为例,低剂量CT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新发病例的检出率,使肺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16%。

而对于脑卒中、主动脉瘤和严重创伤等情况,CT则是快速评估生命危险的唯一方式。


简而言之,常规CT检查的收益要大于风险,我们无需为此过度担心。

退一万步说,当我们面对一些急性重病或者癌症时,我们是应该担心疾病本身,还是应该担心假如做CT检查会不会有辐射这个问题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给出判断和选择!

做CT检查,要注意哪些事?

检查前:

  • 检查前,应该主动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佩戴铅围脖等防护用品;

  • 备孕、怀孕和哺乳期妇女,应该提前和医生说明情况,此类人群一般不建议做CT检查;

  • 此外,容易躁动的人也不适合做CT,应该CT检查需要患者保持不动,一些特殊部位甚至还需要患者配合呼吸、屏气,而躁动的人因为无法安静下来、无法配合动作,所以就算做了CT,结果很可能也是不准确的;

  • 急性腹痛者同样不适合做CT,因为此类患者肠道中可能存在大量气体,而这些气体会对CT诊断产生不良影响,很容易让相关组织结构图像出现异常,从而影响最终的诊断结果;

  • 建议将身上的一些金属物品拿掉,比如发夹、耳环、项链、钥匙和皮带等,这些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 在做盆腔CT前要先憋尿,等到有尿急的感觉才可以;

  • 在做肺部CT时要保持仰卧位,面部朝上、双手举过头顶,检查时尽量配合呼吸;

  • 在做胸腹部CT时,要及时屏住呼吸,避免因为图像模糊而需要再次检查;

检查后:

  • 做完CT检查后,尽量不要在检查室逗留,立即离开并在室外等待检查结果;

  • 如果做的是增强CT,在检查完成后要多喝水,最好在检查完成后的24小时内摄入2000ml的饮用水,加快对比剂排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蔡少芬大女儿14岁身高1米8 因只为小儿子庆生 ,被批重男轻女严重

蔡少芬大女儿14岁身高1米8 因只为小儿子庆生 ,被批重男轻女严重

瓜汁橘长Dr
2025-11-19 15:23:18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策略述
2025-11-18 13:14:08
保密工作究竟能有多严格?网友:有着大好未来,一时炫耀前途尽毁

保密工作究竟能有多严格?网友:有着大好未来,一时炫耀前途尽毁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09 21:40:51
征服中年女人,无需套路:两颗真心,一生相守

征服中年女人,无需套路:两颗真心,一生相守

青苹果sht
2025-11-04 06:10:40
他戏演得不错,就是名字太特别,能叫上来的人不多,早就该火了

他戏演得不错,就是名字太特别,能叫上来的人不多,早就该火了

近史谈
2025-11-18 17:02:52
如日方拒不撤回,中方进一步反制措施可能是什么?外交部回应

如日方拒不撤回,中方进一步反制措施可能是什么?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5:49:46
吴石夫人被审讯后崩溃,供出关键名单,谷正文搜查毛人凤看后失声

吴石夫人被审讯后崩溃,供出关键名单,谷正文搜查毛人凤看后失声

不易一字
2025-11-13 17:21:38
天津奥城着火了!

天津奥城着火了!

天津族
2025-11-19 17:18:54
就在今天,24岁状元爆发,达成21世纪独一无二纪录,2.7亿真不贵

就在今天,24岁状元爆发,达成21世纪独一无二纪录,2.7亿真不贵

大西体育
2025-11-19 17:04:12
万科A股股价创十年来新低

万科A股股价创十年来新低

证券时报
2025-11-19 10:11:02
爱泼斯坦邮件再爆大瓜!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箫,二人私下照片被扒

爱泼斯坦邮件再爆大瓜!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箫,二人私下照片被扒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8 16:24:36
拼多多成现金王,利息赚钱超过美团

拼多多成现金王,利息赚钱超过美团

科技每日推送
2025-11-19 18:34:27
杨瀚森闪耀NBA!单场9分5板3助,连创5大纪录,赛后还有1个好消息

杨瀚森闪耀NBA!单场9分5板3助,连创5大纪录,赛后还有1个好消息

球场没跑道
2025-11-19 14:37:17
前辈是怎么找到她同事家的?!

前辈是怎么找到她同事家的?!

贵圈真乱
2025-11-19 14:14:07
牛奶加热就变“毒”?院士提醒:热牛奶的5个误区,早了解早受益

牛奶加热就变“毒”?院士提醒:热牛奶的5个误区,早了解早受益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9 16:30:03
日本为何不怕中国?日专家:1945年我们对中国投降,是迫于无奈

日本为何不怕中国?日专家:1945年我们对中国投降,是迫于无奈

芳芳历史烩
2025-11-19 13:22:59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阿纂看事
2025-07-25 17:12:19
华夏幸福涨停走出5连板,5天累计涨幅达61.06%

华夏幸福涨停走出5连板,5天累计涨幅达61.0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3:45:04
美国总统为啥从没召集过50个州长开全国大会?不是不想,是没资格

美国总统为啥从没召集过50个州长开全国大会?不是不想,是没资格

诗意世界
2025-11-14 15:52:24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农城浪子
2025-11-19 21:36:50
2025-11-19 22:19:00
医护健康科普 incentive-icons
医护健康科普
分享健康科普知识
2287文章数 23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只等特朗普签字 重量级名字或出现

头条要闻

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只等特朗普签字 重量级名字或出现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门票经济”退潮?灵隐寺免门票,多地5A级景区试水免费模式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教育要闻

今年,最没节操的几所英国大学!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