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街上车辆多人多,行速就缓慢,甚至可能在某一个路口堵得动弹不得。
同理,血液若是黏稠,血流速度会明显变慢,容易在局部组织或重要脏器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缺血、缺氧等问题。
人体自身具备强大的调节机制,能够维持血液内环境的动态平衡。对大多数人而言,若单次体检发现血液黏稠度偏高,无需过度焦虑。
但对于中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人群,则需保持警惕,尤其在冬季。低温会使血管收缩,再加上血液黏稠,会显著加重心脑负担,心梗、脑梗的发生风险会随之升高。
![]()
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可能就是在提醒你血液黏稠了
一、晨起头昏
头脑昏沉、不清醒,早晨起床后尤其明显,可提示血液黏稠度升高。这是因为血液变黏稠后,血流速度会减慢,血氧量下降,大脑无法及时获得充足的营养与氧气,就会出现疲劳和混沌感。
二、容易嗜睡
餐后出现嗜睡是普遍现象,但对于血液黏稠或存在脑血管动脉硬化的人群,这一症状往往更为频繁与明显。根源在于血液黏稠度增高,大脑血氧供应不足,从而引发精神萎靡与嗜睡表现。
三、下蹲时胸闷
在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肥胖者占比较高,他们常会感到下蹲时胸闷气短。下蹲体位时,下肢静脉回流易受阻,回心血量降低。此时高黏稠度血液会加重机体循环负担,使肺、脑等重要脏器出现短暂性缺血缺氧。
四、劳动后嘴唇发紫
若一个人的嘴唇常呈青紫色,且稍事体力活动便出现气短,这通常是机体缺氧的标志。此种情况不仅提示血液黏稠度可能偏高,还需及时就医,以排查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血管或肺部疾病。
五、阵发性视力模糊
当血液过于黏稠时,流经视网膜微小血管的速度会变慢,可能导致短暂的缺血或缺氧。这种情况多表现为突感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或眼前有发黑感,但片刻后又能自行恢复。
如果经常出现以上迹象,大家就要注意血液黏稠度了,可前往医院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常规(如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压积等)、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检测,以查找黏稠度增高的原因,寻求专业治疗。
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预防血液黏稠
比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宜清淡,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少吃高脂类食物及甜食,像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含有大量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会加重血液黏稠度,要尽量少吃;果汁、奶茶等饮料和烘焙产品含有大量的糖分,也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平时可多吃黑木耳、洋葱、香菇等食物,黑木耳含胶质,可吸附血液中多余杂质;洋葱含硫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香菇含香菇嘌呤,有助降低胆固醇。
蔬菜、瓜果等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有助降血脂,粗纤维能起到阻止胆固醇吸收的作用,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同时,还要记得多喝水,20摄氏度—25摄氏度的白开水最佳,在晨起空腹、三餐前一个小时及睡前进行补水(应避免睡前大量饮水影响睡眠),每次150毫升—200毫升,睡前建议在100毫升左右。
适度锻炼也很重要,每周进行3次—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每次半小时—一小时,运动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防止血液黏稠。
另外,还要尽量避免抽烟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酒精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双重作用下加速血液变黏。
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保持血液通畅,守护身体健康。
来源 | 人民日报、环球网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