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花旗:全球降息潮支撑经济温和增长,预计明年中国增速约5%

0
分享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霜

当下,全球经济韧性、关税重构与货币政策转向成为焦点;而在中国,“十五五”规划开启以科技自立和供需再平衡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内需回暖与出口韧性共同支撑增长动能。

对此,国际机构近期纷纷上调中国经济预期,认为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升级将巩固长期竞争力。

近日,在2025花旗中国峰会期间,多位来自花旗的经济学家分析了对当下全球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走势的观点。

花旗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Nathan Sheet 表示,全球经济表现出超出预期的稳健性,“IMF 和世界银行秋季会议的基调出乎意料,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约为 2.7%,虽略低于去年的 2.8% 和 3% 的趋势增长率,但仍处于合理区间”。

这一表现背后,是全球通胀的持续回落 —— 当前全球整体通胀率已降至 2% 的疫情前水平,核心通胀虽略高但保持温和。

关税政策成为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的关键变量。

Nathan Sheet 指出,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率已从年初的 2.5% 飙升至约 15%,“达到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贸易流向随之重构:过去一年美国自中国进口份额从 13% 降至 8%,而与中国台湾地区(聚焦 AI 和半导体)、越南、墨西哥、泰国的贸易份额显著提升。其中,《美墨加协定》(USMCA)明年有望续签,将进一步巩固墨西哥的竞争优势。

货币政策方面,全球正迎来降息周期。

Nathan Sheet 透露,“30 家主要央行中约 25 家今年实施了降息,仅两家加息”,为应对关税影响和通胀改善,明年降息趋势将延续。具体来看,美联储因劳动力市场疲软,预计到明年年底再降息数次;欧洲央行将再降息两次,存款利率降至 1.5%;而日本央行则因通胀稳固在 2% 目标附近,明年将加息两次至 100 个基点。

花旗全球研究团队主管 Lucy Baldwin 提出 “无就业繁荣” 的全球新现象。

“GDP 增长强劲且具韧性,但美国及全球部分地区就业数据疲软”。她解释,就业市场对利率高度敏感,美联储持续降息将改善高利率承压行业的就业状况,但人工智能对中低级岗位的冲击已显现,“花旗的研究表明,中低级岗位面临更大挑战,全球多地毕业生就业困难”。长期来看,AI 对就业的影响仍是政策制定者需应对的关键挑战。

对于市场关注的黄金走势,Lucy Baldwin 认为货币贬值交易已基本结束,“金价今年上涨 50%、两年累计涨幅超 100%,短期存在下行风险”,但长期仍具支撑 —— 各国央行购金、ETF 资金流入及降息周期将形成利好。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短期内仍难撼动,尽管挑战因素已开始显现。

花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将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比作中国经济的 “新剧本”。

他表示,“核心故事线是科技自立自强与供需再平衡,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同时通过全国大市场建设、提高居民消费率等务实举措推进经济再平衡,直接回应了市场关切”。

从增长预期来看,余向荣对中国经济持建设性观点:“前三季度 GDP 已增长 5.2%,今年 5% 的增长目标大概率实现”。作为“十五五”开局之年,他预计 2026 年增长目标仍维持在 “5% 左右”,基准预测为 4.7%,“中美阶段性贸易协议达成等有利因素正在增多”。

政策方面,余向荣判断将呈现 “财政主导、货币适度宽松” 的格局。

“多重约束下难有大水漫灌,2026 年预计降息 20 个基点、降准 50 个基点,主要起信号作用”,他解释,当前政策利率 1.4%、有效存款准备金率 6.2% 已处于低位,银行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制约了货币政策空间。

财政政策将持续发力。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预计为 4%,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 1.6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 4.9 万亿元,其中 4.1 万亿元支持经济增长,广义财政赤字规模将达 11.8 万亿元,占 GDP 的 7.9%。

风险化解方面,明年将发行 2 万亿元地方置换债券,新增 5000 亿元特别国债用于银行注资,化债力度与今年持平。

房地产与消费领域仍需时间调整。余向荣表示,房地产政策将 “托而不举”,通过放松限制、税收优惠等措施管理调整节奏,“市场止跌企稳非一日之功”。

消费提振将侧重结构性政策,以旧换新补贴维持 3000 亿元规模并扩大覆盖范围,“一老一小” 领域投入加大,育儿补贴保持 1000 亿元,免费学前教育扩至中班新增 640 亿元支出,养老消费券或推广至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若每月增加 50 元将惠及 1.8 亿人。

外部环境改善成为重要利好。余向荣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特朗普总统明年 4 月有望访华,双方贸易协议执行及关税下调的可能性大于上调”。尽管全球商品贸易增速预计放缓至 0.5%,但中国出口展现出强大适应能力 ——2024 年增长 13%,今年增长 8%,对亚洲地区出口增长弥补了对美出口的下滑。

Lucy Baldwin 补充道,“中国已找到替代出口路径,若部分关税取消,有望获得比东盟国家更低的关税优势”,这将支撑 2026 年中国出口保持低个位数正增长,净出口仍为关键驱动力。

汇率方面,余向荣预测人民币将呈现升值趋势,“购买力平价、贸易顺差走高、中美利差收窄等因素将推动升值预期形成,7 可能成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测试点位”。

资本市场层面,Lucy Baldwin 看好中国股票表现,“中国市场 60% 为成长型板块,40% 的盈利与 AI 相关,且中国有望在 AI 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正如在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生态系统中那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20655文章数 7433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