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面板在大尺寸汽车显示器市场的拓展举步维艰。由于汽车行业缺乏采用OLED面板的核心动力,液晶显示器(LCD)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预计短期内仍将持续。从长远来看,大尺寸OLED面板的市场突破点大概率将集中在电视与民用显示器两大领域。
![]()
据韩国媒体11月18日透露,三星显示与LGD今年预计合计仅能出货约150万片汽车用大尺寸OLED面板,其中三星显示出货量约100万片,规模约为LGD的两倍。尽管这两家企业已是OLED领域的头部玩家,但这样的出货量在汽车显示市场中仍显得微不足道。
据SigmaIntel的数据显示,今年汽车显示市场总出货量中,LCD面板占比高达95%。自2016年LGD为德国奥迪部分车型的仪表盘供应OLED面板以来,距今已过去九年时间,但OLED面板在汽车显示市场的渗透率仍不足5%,市场拓展速度远低于预期。
汽车显示屏对亮度和耐久性有着严苛要求,为确保驾驶员在阳光下仍能清晰视物,屏幕正面亮度需达到900-1000尼特;同时需适应极端环境运行,常规标准要求能在-40℃至90℃的温度区间内稳定工作。
此外,汽车的更换周期远长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IT设备,显示屏的保修期需与这一特性匹配,这对OLED面板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OLED面板采用红、绿、蓝(RGB)发光有机材料成像,要延长这些材料的使用寿命,需投入更高生产成本,叠层技术便是典型方案——通过堆叠两层有机发光层提升耐用性,但无疑会增加成本。
综合这些因素,LCD面板在大尺寸汽车显示器市场更具竞争力。与IT设备不同,汽车大尺寸显示屏并不以极致画质为首要追求,而是更看重长期温度波动下的运行稳定性。加之OLED面板价格通常是LCD面板的3-4倍,汽车制造商自然缺乏切换至OLED的动力。
不过,8.6代(2290×2620毫米)OLED面板生产线的建成有望改变这一格局,其核心优势在于能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推动产品单价下降,释放更大市场潜力。目前,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等显示企业已计划通过该世代生产线保障汽车显示器产能,为OLED面板的汽车应用破局积蓄力量。
韩国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从车企视角来看,OLED面板仍需10到15年的市场验证。他们进一步补充,显示厂商虽已通过提升发光有机材料性能、降低售价等方式延长面板寿命,但在推动OLED面板汽车应用上采取保守策略,实属必然选择。
译自 newstopkorea
管理员微信:OLEDindustry2
添加管理员微信 > 入群 > 尽情畅聊探讨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