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动物纪录片时,一般都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具羚羊尸体静静的躺在地上,旁边一群秃鹫围着羚羊啄食,直到这只羚羊只剩下白骨。更令人震惊的是,后面秃鹫看到了同类的尸体,仍然毫不犹豫的扑了上去,与同伴们一起享用起来。
![]()
其实,科学家也曾在全球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研究,这项调查覆盖了138种哺乳动物、76种鸟类和32种爬行动物,研究发现,超过65%的物种都会吃自己的同类。
但这种事情放在我们人类身上,结果就会截然不同。同样是面对尸体,人类就会从心底里发怵,有人在马路上看到被撞死的小猫小狗,都不敢去动它的尸体。就算是经常和尸体打交道的法医,第一次面对尸体时,心里也会出于本能的紧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其实,不仅是现代人类对尸体感到恐惧,就算回看个几万年,咱们的老祖宗也是有这样的反应,这应该就是我们身上携带的“恐怖基因”。在远古时代,咱们祖先要是在洞穴附近或活动区域看到了尸体,他们的第一反应会想这附近是不是有危险?
![]()
这里拿我们玩过的那款吃鸡游戏就能讲得通,如果你在某个房子看到了盒子,你肯定会想这附近是不是有其他人。我们老祖宗的心思也是一样。久而久之,这种对同类遗体的警惕和恐惧,就慢慢写进了我们的基因里。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家在伊拉克的扎格罗斯山脉中,就曾发现过7.5万年前的人类遗址。遗址里的尸体整齐的摆放着,身下铺了一层干草,周围还放着一些打磨过的工具。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早在几万年前,咱们祖先就已经有了回避同类尸体的意识。
![]()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一般来说,尸体腐烂以后会产生大量的致病细菌,这些细菌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传染病。对尸体没有恐惧感甚至主动接近的人,他们的存活率明显低于有恐惧本能的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动物不怕这种风险呢?我们就拿秃鹫来说,科学家通过解剖发现,它们的胃酸pH值低至1.0,酸度比人类的胃酸强10倍以上,这种超强的胃酸能杀死几乎99%的致病菌。
![]()
此外,有些动物的免疫系统也很特殊,比如鬣狗,它们的血清中会含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中和腐肉中的毒素。所以,即使动物们吃了腐肉,也不会感染病毒。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结构。我们大脑中有一种神奇的细胞,叫做镜像神经元。正是因为这个细胞,让我们可以产生共情。科学家也曾做过脑成像实验,实验对象是人类和猴子。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人类在看到同类尸体时,负责共情的脑区和恐惧脑区会同时激活,而猴子看到同类尸体时,仅仅负责判断食物的脑区会被激活。
更何况,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尊重逝者”,甚至还总听到一些被编撰的鬼神故事。久而久之,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自然而然的就对尸体产生一种敬畏。
归根到底,人类害怕同类尸体,是进化本能、生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