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清晨6时,冀南平原的薄雾还未被晨曦完全驱散,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的焦炉操作区已响起机械运转的轰鸣。推焦车缓缓驶向焦炉,炉门开启的瞬间,800℃以上的高温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但操作室内,张强只是轻点触控屏,全程与高温炉体保持着安全距离。“放在以前,这得近距离盯着炉门,稍不留意就可能被飞溅的红焦烫伤。”他指着操作台旁的智能监测屏说。
作为煤炭化工行业标杆,中煤旭阳深知行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高风险特性,始终将工伤预防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前提”,构建起覆盖全员、全流程、全要素的工伤预防体系。
把好“责任关” 让安全有章可循
“我们车间的安全责任清单贴在墙上,更记在心里,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规范都写得明明白白。”炼焦车间班长邰志桥说。
中煤旭阳将制度从纸上条款转化为贯穿生产全流程的行动指南,构建起覆盖全员、贯穿全流程的安全管控体系。针对风险较高的动火、受限空间等作业,严格落实作业许可审批制,作业前必须完成风险评估与安全交底,作业中安排专人监护,作业后逐项核查,确保每个环节零漏洞。
职业健康管理是工伤预防的重要一环。公司每年都会组织1100余名员工进行体检,并为每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根据体检结果调整岗位或提供健康指导。同时,在车间安装除尘设备、通风系统、异味治理设施、隔音降噪设施等,为员工配备防尘或防毒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等用品,有效降低职业病风险。
按下“智能键” 让风险源头可控
“太真实了,以后实际工作中,我肯定严格按规定系好安全带。”随着VR设备启动,新员工赵伟仿佛置身10米高的作业平台,模拟坠落的失重感让他惊呼。
这座占地700余平方米的实训基地,除VR体验区外,还设有劳动防护用品体验区、有限空间作业模拟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成为工伤预防培训的“重要课堂”。
中煤旭阳通过智能化改造,让工伤预防拥有硬核力量。走进生产园区,科技防护的身影无处不在:智能化煤场实现了无人作业、数字化监控大屏实时显示各环节安全数据、员工佩戴人员定位卡自带SOS一键求救功能……“传统化工生产中,人工操作是工伤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我们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从源头降低工伤风险。”中煤旭阳安全部门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码数字化项目建设,实现焦化装置全流程自控,凭借完善的自控系统与安全联锁机制,织密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感知网”。
激活“内生力” 让安全成为自觉
在翻车机车间门口,操作工李师傅指着墙上的全家福展牌笑着说:“每天上岗前对着全家福宣誓,看着老婆孩子的笑容,就时刻提醒自己,安全不仅是为了公司,更是为了家人,可不能马虎。”公司坚持多年的“全家福前想安全”活动,没有生硬说教,只有温情提醒,让安全理念悄悄扎根在每个员工心中。
这份“安全自觉”,从员工入职第一天便开始培育。新员工必须参加72小时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通过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应急演练“三关”且合格率达100%后,才能正式上岗。
公司还推行“特色导师制”,每位新员工都有专属“安全导师”。张强的导师孙师傅,不仅手把手教他操作技巧,还常把自己的经历编成小故事,在日常交流中传递安全理念。如今,张强已成长为车间安全骨干,还带起了3名新徒弟,让安全理念代代相传。
厂区有个安全文化长廊,展示着工伤预防知识、安全承诺书和安全标兵事迹。张强每天上下班经过,都会看上几眼,提醒自己要扛起安全责任。正如他所说:“多年下来,大家对安全的想法变了,会想着主动做好防护,有隐患也会及时排查,这些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