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岳云鹏在社交平台晒出伦敦埃菲尔铁塔前的打卡照,德云社团队被拍到漫步卢浮宫,演出后集体现身张信哲演唱会。 网友调侃“公费旅游”的背后,是德云社用十年铺就的海外商业版图:7380兰特的相声票在南非秒光,伦敦场294英镑的VIP座开售即空,而演员逛景点的自由,不过是庞大演出机器精准运转的余暇。
![]()
德云社海外演出的定价常引发惊呼:南非站最高票价7380兰特(约3000元人民币),伦敦场票价区间98至294英镑,澳洲场580澳元档位需抢购。 但高价背后是跨国演出的成本逻辑:国际差旅、场地租赁、保险税费均需覆盖,而德云社通过周边衍生品收入、赞助商合作实现盈利闭环。 例如横滨站仅周边销售额就已覆盖全部成本。
海外华人是票房基本盘,但非华人观众比例逐年攀升。 日本横滨站本地观众占比突破40%,荷兰海牙场出现三成金发碧眼观众,他们通过AR互动字幕和本土化改编的包袱参与笑点。
在伦敦Eventim Apollo剧场,英国观众詹姆斯举着翻译器跟随岳云鹏的节奏发笑。 尽管“伦理梗”需通过屏幕字幕理解,但肢体幽默和表情张力跨越语言障碍。 德云社在北美开设的相声培训班已招收外国学员,日本场甚至出现“德云和服”限定周边售罄现象。
![]()
南非版《报菜名》融入科萨语谚语,日本场设计“中日谐音梗擂台”,伦敦场则加入英式足球调侃。 这种本土化策略让相声从华人圈层向外渗透。
德云社将海外演出视为内部福利体系:演员酬劳比国内高30%至50%,差旅全程五星标准,主办方承包吃住行安保。 岳云鹏等成熟演员凭借十年小剧场经验可轻松控场,而年轻演员通过海外曝光获得晋升机会。
游览时间实为精密调度下的缓冲带。 团队抵达伦敦首日需倒时差,利用上午参观景点调整生物钟,下午进行彩排。 郭德纲曾直言:“演员松弛的状态本身就是演出质量的一部分。 ”
德云社的海外巡演与中国曲协形成微妙互补。 2025年澳洲场,德云社墨尔本五千人场售罄后,曲协团队随即组织免费演出,巩汉林等演员自费机票参与。 民间商演开拓市场,官方机构跟进文化传播,形成双轨并行。
![]()
德云社日本巡演收益曾购买27辆负压救护车捐往国内,欧洲票房支撑苏州评弹保护项目。 这种“商业—文化”共生体成为非遗国际化的样本。
其他团体难以模仿德云社模式的核心在于闭环生态:2013年墨尔本分社建立后,德云社已在纽约、伦敦等城市固定春秋两季演出,与本地华人主办方形成稳定合作。 临时组团出海的剧团面临成本高、受众窄的困境,某省级曲艺团海外演出上座率不足三成。
伦敦站采用区块链票务系统打击黄牛,横滨场AR实时字幕提升观看体验。 传统艺术嫁接科技的手段,让德云社在Z世代市场中建立优势。
当质疑者仍在争论“文化输出”与“生意经”的边界时,德云社的海外票房已悄然构成新的议价权:究竟是华人情怀滋养了相声,还是相声重新定义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