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河南省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董健师徒5人深入内乡县岞曲镇郦邑贡菊基地,开展为期一天的主题写生创作。时值初冬,岞曲镇的山峦间细雨如丝,薄雾轻拢,千亩露天菊田在朦胧雨幕中若隐若现。细雨滋润下的药用小黄菊更显晶莹剔透,金色花瓣缀满雨珠,在墨绿枝叶映衬下宛如一幅水墨丹青。这些秉承传统种植智慧的菊花,根系深扎于富含矿质的土壤,花形饱满、药香清冽,既是《本草纲目》记载的"清肝明目"良药,也是现代人杯中甘醇的养生茶饮。
![]()
移步至基地的智能温室大棚,玻璃幕墙外的细雨与室内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5个脱毒食用菊品种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依架列阵,白牡丹的莹润、紫云英的秾艳、粉玉盘的娇嫩、金皇后的灿烂,在雨雾朦胧的背景下更显绚丽夺目。这些通过组培技术培育的食用菊,无农药残留、花瓣厚韧,为菊花宴的开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材选择。如今,这些菊花不仅绽放在细雨薄雾中,更以创新的姿态绽放在餐桌上——菊花火锅清香怡人,菊花饺子别具风味,菊花糕点精致可口,形成独具特色的菊花宴体系,让食客在品味佳肴时也能感受菊文化的魅力。
![]()
![]()
董健先生执笔漫步于细雨中的田埂与温室之间,细密雨丝为他的写生创作平添几分诗意。他时而驻足细观雨露中的菊花形态,时而展纸挥毫,将雨雾朦胧的意境融入笔端。他特别关注细雨滋润下小黄菊的层叠花瓣与挺拔茎秆,以篆刻的刀法意趣勾勒其风骨;面对温室内缤纷的食用菊,则运用没骨技法晕染其渐变色泽。"在这细雨薄雾中写生,更能体会菊花'傲霜凌露'的品格。"他坦言,"看着这些菊花在雨露中绽放,又在茶杯中舒展,在餐桌上飘香,这种跨越时空的生命力令人动容。"
内乡菊文化源远流长,当地郦邑贡菊基地融合古法种植与现代科技,既保留东汉《神农本草经》中菊花"久服利血气"的药用传承,又通过脱毒技术培育出安全可食用的新品种。这种"古今对话"的产业模式,成为董健笔下"传统新生"的创作主题。基地负责人苗俊亚表示,此次邀请董健老师是联合艺术家开发菊花主题文创产品、打造郦邑贡菊文化IP的具体行动,画家的写生作品将作为蓝本用于产品包装设计、企业文化形象展示、菊花篆刻作品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
![]()
![]()
当夕阳透过雨雾浸染山峦,董健在画稿上钤印落款。画中菊花既有雨露滋润的清新,也有霜凌不凋的傲骨,还有温室内敛的华彩——这既是艺术家对自然生命的礼赞,亦是对一方水土产兴业旺的生动注脚。据悉,这批在郦邑贡菊基地完成的写生作品将于年底在北京、郑州及海外美术场的馆专题展出,部分精品将融入地方文旅宣传体系。届时,观众不仅能在画作中欣赏雨雾菊韵,还能在特色菊花宴中品尝菊之味,在清香菊茶中品味菊之韵,让郦邑贡菊以多元形态绽放于当代生活。(苗基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