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不就是靠文案火的‘网红酒’吗?”这是曾经我对江小白的评价,也几乎是大众对江小白的普遍印象。那时的它,一边因瓶身的“扎心文案”收获年轻粉丝,一边被贴上“营销大于品质”的标签。
但如今再看,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品牌,早已带着母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2025年估值飙升至200亿,低度酒业务占据市场头部地位,用实打实的业绩改写了外界的偏见。
01 从“酒企”到“星球”,逆袭开始
江小白的翻身仗,始于其母公司的底层重构。
2024年底,“江小白酒业”正式更名为“瓶子星球集团”,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名字,而是从单一白酒品牌向全品类低度新酒饮集团的关键一跃。
创始人陶石泉的野心很明确:“做酒企估值有上限,但年轻人的饮酒社区没有天花板。”这场转型直接催生了业绩爆发。
2025年1-7月,集团营收同比暴涨25%,持续稳步增长,而撑起这份成绩的早已不是单一的江小白白酒。
果立方增速惊人,一年增长80%,抖音旗舰店单月销售额破百万。
反观曾被诟病的传统白酒业务,也实现12%的触底反弹,彻底摆脱了“靠营销续命”的质疑。估值的提升便能说明问题——2024年估值130亿的独角兽,成为低度酒赛道无可争议的标杆。
02 赛道精准,踩准低度酒的“黄金风口”
江小白能逆袭,本质是踩对了消费分级的节奏。
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高度白酒,但又需要“微醺”的社交场景,低度酒市场正好爆发——2025年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平。
当然它也面临挑战:五粮液、古井贡这些巨头开始抢低度酒市场,光瓶酒赛道还有牛栏山、红星虎视眈眈。但从目前的增速看,已经完成“从网红到长红”蜕变的江小白,显然是更懂年轻消费者想要什么。
03 品质补短板,从“文案酒”到“金奖酒”
过去“品质不行”的吐槽,成了江小白最用力弥补的短板。
集团砸20亿建了江记酒庄,光窖池就有6千多个,还储备了6万吨老酒,从高粱育种到酿造全链条自己把控。
现在的江小白白酒早就不是当年的“青春小酒”,推出了52度纯粮的金盖系列,售价百元左右主打品质升级,还拿过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金奖,用硬实力回应质疑。
果立方更是把产品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洞察到年轻人喜欢自己搞发明,就在研发阶段把“混饮适配”作为核心。通过酸碱度平衡与乳化稳定性技术,解决传统酒水兑饮料易浑浊、分层的痛点。风味也做得够丰富:蒙阴的蜜桃、常山的柚子、阿根廷柠檬.....不分层+口味选择丰富+大于30%的果汁含量保证了“怎么混都好喝”。
新魂烧酒作为中式古烧酒新品,上市3个月抖音销售额就破百万,靠的也是“好喝不上头”的口碑。
![]()
04 渠道管控,“狠辣”的改革
曾经的江小白,和很多酒企一样受困于渠道乱象——经销商互相压价、窜货屡禁不止,终端价格混乱直接伤害品牌信誉。
但现在,它靠一套“高质量改善运营系统”,形成了赋能经销商和零售商的方法论。
在服务零售商层面,聚焦餐饮、便利店、商超等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从“冰梅见场景”“夜宵打卡场景”到“果立方调饮公式”,针对性提升终端消费适配性;更以实际行动落地赋能,如与美团合作“宝藏homebar套餐”项目,通过线上曝光与线下快闪推广激活全国即时零售业务,半年实现业绩超800万,助力终端店售出30多万套产品;
在赋能经销商维度,引领经销商向精度分销、全域营销、即时零售迭代,输出高质量运营系统。
首期试点的北京、广州、深圳、长沙等八城上半年业绩增速领跑,其中长沙通过前置市场调研、梳理客户与团队需求、整合经营流程并对一线人员实地培训陪跑,实现业绩破千万,果立方增长超215%。
时过境迁,我们这些当年看不上江小白的人,终于意识到它的进化。它的瓶身文案只是“敲门砖”,真正让它站稳脚跟的,是对消费趋势的精准判断、对渠道的狠辣改革,以及对品质的持续投入。
从被质疑“混不下去”到估值130亿,江小白用自己的故事证明:杀死你的,往往是你曾经的辉煌;拯救你的,永远是你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初心与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整理,选择服务商需慎重,本文内容不作为合作依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