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工程
1.预处理
扫清维护障碍先排空内筒残留烟气与积液,关闭相关管道阀门并挂牌警示;用低压高压水枪 + 中性清洁剂清洗内筒表面灰尘、结垢、腐蚀产物,干燥后用角磨机轻磨破损区域周边,确保基面无油污、无松动杂物,含水率<8%。
2.精准修复
恢复结构与密封性能:裂缝 / 孔洞修补:宽度≤3mm 裂缝用树脂注浆封闭,>3mm 裂缝或孔洞按 “切割清理→铺设玻璃纤维毡→分层涂刷树脂” 流程修复,每层树脂浸透毡体,排除气泡,养护 24 小时;修复后用砂纸打磨平整,与原筒壁过渡平顺。
分层 / 腐蚀修复:剔除老化、分层的玻璃钢层至坚实基层,按原结构层数铺设玻璃纤维布与毡体,逐层涂刷树脂压实,确保纤维完全浸润,总厚度不低于原筒壁;转角、接口等应力集中部位额外增加 1-2 层毡体补强。
接口密封更换:拆除失效的接口密封件,清理接口表面,重新涂抹专用高强度密封胶,按规范紧固连接螺栓,确保接口无渗漏;同步检查法兰平整度,偏差超标时用环氧腻子找平。防腐层翻新:整体维护完成后,对内筒表面涂刷专用防腐面漆,增强耐腐性与抗老化能力,避免漏涂接口、边角等关键部位。
3.环境与过程控制
施工期间保持内筒强制通风,VOC 浓度<80mg/m³;温度控制在 10-35℃,相对湿度<85%,避开雨天、大风天气;严禁使用明火、尖锐工具撞击玻璃钢基层,树脂搅拌时避免产生过多气泡。
4.安全与环保管控
专职安全员全程旁站,每 30 分钟监测一次内筒气体指标,作业人员 2 人一组,库外专人监护;打磨、切割作业开启负压吸风设备,减少粉尘扩散;废弃树脂桶、纤维废料分类密封处置,避免污染环境。
二、过程管控
1.三级质量检查:班组自检修复部位平整度、树脂浸润度,技术人员复检粘结强度、修复厚度,监理旁站监督关键工序。
2.全程记录追溯:详细记录检测数据、修复部位、材料用量、施工参数、气体监测结果,留存过程影像资料,确保可追溯。
3.实时调整优化:发现树脂固化异常、基层二次破损等问题,立即停工调整,确认材料适配性与施工环境达标后再复工。
三、竣工验收:达标交付,功能验证
1.多维度验收:通过内窥镜 + 人工检查,修复部位无裂缝、无气泡、无松动,表面平整;进行气密性试验,检测内筒强度与密封性能达标;外观无明显修补痕迹,防腐层均匀光滑。
2.资料交付:整理检测报告、施工方案、材料合格证、修复记录、验收数据等资料,提交甲方备案;向运维人员交底日常维护要点。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