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对委内瑞拉态度急剧升温,美委关系陷入新一轮紧张。有评论担忧,这种局势会否演变为美国对委内瑞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而在加勒比海周边,美国频频部署军力、拉拢盟友甚至干预他国内政。这一系列动作正值特朗普重返美国政治舞台之际,引发外界对其真实用意的探讨:他是在借地缘政治手段转移国内矛盾、重塑“America First”(美国优先)叙事吗?抑或“美国优先”已变成了“先打美洲”的讽刺现实?特朗普行为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考虑,引发了全球关注。
![]()
一、美委紧张升温:军事行动一触即发?
自2025年9月以来,美委关系急剧恶化。美军以“打击毒品走私”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频繁发动军事打击,过去两个多月已对加勒比海及东太平洋的小型船只实施19至20次空袭,造成约75至80人死亡。然而,美方至今未出示任何证据证明被击沉船只载有毒品或目的地为美国,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质疑。委内瑞拉常驻联合国代表更直斥其为“法外暗杀”,呼吁联合国展开调查。
与此同时,美国在委周边集结了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区域军力。全球最先进的“福特号”核动力航母打击群已部署至加勒比海,携4000余名官兵及数十架战机,配合十余艘主力舰艇,使美军在该地区兵力达1.5万人。此外,波多黎各作为前沿基地,新增F-35隐形战机、 “死神”无人机及5000名驻军。五角大楼还启动代号“南方之矛”的军事行动,并成立由南方司令部领导的联合特遣部队,专责反毒作战,名义上“保卫国土安全”,实则强化对委威慑。特朗普政府更释放出直接干预内政的信号:他本人证实已授权中情局在委境内开展秘密行动,并一度暗示“下一步可能是陆地行动”,虽随后否认考虑动武,甚至表示愿与马杜罗对话,但其反复表态被普遍视为“战略模糊”——既施压又留退路。
![]()
面对美方高压,委内瑞拉宣布全国“大规模军事动员”,举行三军及民兵演习,并制定“持久抵抗”计划,准备转入游击战和全民袭扰。马杜罗高呼“不畏战”,但内部坦言常规战力难撑两小时,所谓800万民兵亦存疑。尽管姿态强硬,委方深知一旦美军全面出手,仅能依靠非常规手段勉强周旋。当前局势高度紧张,战争风险真实存在,但双方仍在危险边缘试探。
那么,当前局势发展下去是否真的会演变为美国对委内瑞拉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甚至直接颠覆政权的行动?
综合目前信息,风险正在上升,但仍未达临界值,甚至可以说,地面军事行动的概率远远低于发动定点清除。尽管一系列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已在为可能的军事干预奠定基础:从法律上,将委境内贩毒集团列为“外国恐怖组织”以制造用兵借口;从舆论上,将马杜罗政府妖魔化为“毒枭政权”甚至“恐怖组织头目”;从军事上,完成了从有限海上打击到航母就位的全面部署,可谓万事俱备。有分析直言,美国已在“战争边缘摇摆”,如今摆在面前的是“用还是不用”的问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真要迈出全面军事干预的那一步,美国内部和外部都存在制约因素,这使最终爆发大战仍有不确定性。
内部环境上,国会始终担忧总统绕过国会动武。根据《战争权力法》,总统未经国会授权不得擅自对外开战。然而美军在加勒比海的行动已持续超过60天,特朗普政府却辩称因为打击的是“小船、毒贩”,美军没遭反击,不算“战争行为”,所以无需国会批准。这种牵强的法律说辞引发不少议员不满。美国智库也发出警示:若贸然用兵委内瑞拉,可能陷入长期泥潭。鹰派固然认为委内瑞拉是“30年来人口比伊拉克还大的国家”,是消灭毒品和推翻威权的一举两得之战;但也有专家指出,委内瑞拉境内武装团体众多、部分民众仍支持查韦斯主义,美军即使推翻马杜罗,接下来也难以“一键生成”一个稳定亲美的新政权。最坏的情况是委内瑞拉陷入长期内乱,成为西半球的“超级利比亚”,直接危害美国自身利益。五角大楼内部对于冒险开战也并非铁板一块。就连负责拉美事务的美军南方司令部前任司令霍尔西上将,据传在与防长发生激烈分歧后被迫提前退役,引发军界对指挥体系稳定的担忧。
外部环境上,美国的盟友支持亦不充分。加拿大已明确撇清与美方行动的关系,强调“没有参与”这些袭击;法国公开质疑美军加勒比行动“违反国际法”,担心局势升级危及法属领地安全;英国据报道甚至中止了与美方部分情报共享,以抗议其法律依据不足的单边打击。美洲国家中,哥伦比亚等国更因特朗普出言侮辱其左翼政权而拒绝合作。可以说,美国目前在道义和外交上都未能建立一个多边“反委联盟”,单枪匹马强推政权更迭的难度和代价可想而知。
![]()
综上,美国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但所谓军事行动的边界是极其模糊的。特朗普政府一边大秀肌肉、营造战争氛围,另一边在公开场合对是否真要开战含糊其词。这种策略或许是一种极限施压,意在迫使马杜罗让步或自乱阵脚,同时也在试探国际和国内反应。如果接下来委内瑞拉内部出现变故(例如反对派配合发动政变)或国际压力骤增,美国可能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可达到目的,从而暂缓直接动武。
反之,若特朗普当局认为窗口期稍纵即逝,不主动出击将前功尽弃,那么军事干预的闸门就可能打开。毕竟在航母战斗群等重兵部署到位后,“南方司令部要么用它,要么撤走它”,不太可能长期干耗下去。
二、“后院”生乱:特朗普意图何在,“美国优先”还是“先打美洲”?
接下来,我们把视线转向这场加勒比危机背后的战略动机。特朗普重新活跃于美国政坛,并在其第二任期内将目光投向美国的“后院”——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这一系列动作看似是打击毒品、反恐维稳,实则意义深远。
从历史和理念来看,特朗普政府对拉美强硬介入并非心血来潮,而有着一套意识形态框架作为支撑。特朗普一贯推崇门罗主义等美国传统地区战略,将西半球视为美国势力范围。他的外交班底中,以古巴裔政客为代表的强硬派(如出任国务卿的参议员马可·鲁比奥等)对委内瑞拉、古巴等左翼政权抱持“反共复国”情结,长期鼓吹推翻马杜罗和卡斯特罗。可以说,在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眼中,委内瑞拉政权集“眼中钉”诸多身份于一身——马克思主义的反美政府、大国对手的地区代理人、向美国输出移民潮的源头、勾结毒贩威胁美国社会的黑手等等。这种“万恶之源”的刻画使强力解决马杜罗成为他们心目中确保“美国安全”的必要举措。经过中东“永远的战争”消耗后,如今美国朝野形成了一个共识:西半球再度成为美国安全的首要关切。特朗普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战略重心重新拉回“自家后院”,号称要扫除家门口的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正在尝试改写“美国优先”的含义。在他第一任期,“美国优先”更多体现为贸易保护、移民限制等内顾倾向,突出的是“不当世界警察”、优先解决国内问题的思路。而这次重返白宫后,他高举的仍是“美国优先”大旗,但赋予其新的诠释:强调美国本土正受到外部“入侵”威胁,因而必须主动出击,在周边确立安全屏障。这可以从“南方之矛”行动的官方说辞中窥见一斑——防长宣称此举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清除西半球的毒品恐怖分子。也就是说,特朗普试图把对委内瑞拉的军事强硬包装为维护美国人民安全的必要之举,将一场地缘博弈纳入“捍卫祖国”的爱国叙事中。这显然是在为其政策争取民意:毒品犯罪、非法移民等议题本就是特朗普基本盘关心的问题,如今他把这些问题的根源直接指向国外的“邪恶政权”和“恐怖贩毒集团”,塑造出一种对外战争即维护国内安全的逻辑。
![]()
然而,如此操作背后显然也有转移国内矛盾的盘算。历史上,当政者在内忧缠身时挑起外部冲突来“转移视线”并非新鲜事。对于特朗普来说,“重拳出击委内瑞拉”很可能也兼具了“外战转移内困”的意图。一方面,他个人及政府在国内面临各种掣肘:执政以来社会撕裂依旧、经济复苏不稳,特朗普本人此前还深陷法律纠纷和丑闻缠身。这些都令其需要寻找新的议题来凝聚支持。近期还有媒体爆料特朗普可能涉及已故富商爱泼斯坦案等敏感话题,令其声誉承压。通过对外展示强硬,他可以改变新闻焦点,把公众讨论从他的“黑料”转移到一场“正义的对毒贩战争”上来。另一方面,对外用兵往往能在短期内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形成“旗帜效应”。特朗普深谙其拥趸的心理——展示对敌强硬有利于巩固“铁杆基本盘”,甚至为未来的选举铺垫声势。特朗普希望向选民传递信息:只有他才能让美国重新“伟大”和“安全”,延续“美国优先”的承诺。
然而问题在于,特朗普在“后院”大动干戈,把“美国优先”变成先打美洲,恐怕也并不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这场地缘冒险有可能给美国自己带来麻烦和损失。
特朗普在加勒比的军事冒险,看似“强硬护美”,实则自掘陷阱。一旦开战,美军将重蹈海外战争泥潭——耗资、伤亡、难民潮反噬本土,与其当年痛斥“无休止战争”的立场彻底背离。更致命的是外交孤立:英暂停情报共享,法加公开切割,盟友用行动投票,揭穿“美国优先”实为“美国独行”。这种践踏主权、蔑视国际法的单边主义,不仅加速掏空美国残存的道义资本,更让“民主灯塔”沦为笑柄。
国内亦难逃撕裂。民主党与部分共和党人齐声反对,国会警告勿重演干预主义覆辙。若战局失控,反战浪潮将引爆新一轮政治内爆——“美国优先”非但未凝聚国家,反而催化自我消耗。归根结底,特朗普以“后院清障”为名,行政治表演之实,却无视战略代价。当“优先”蜕变为霸凌,“强大”等同于蛮横,美国便不再是秩序维护者,而成了规则破坏者与风险制造者。真正的国家利益,不在航母威慑,而在克制理性;不在推翻他国政权,而在守护自身制度与信誉。否则,“美国优先”终将沦为“先毁美洲、再伤美国”的历史讽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