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绿皮火车车厢连接处仍保留烟灰缸的新闻引发热议。11月16日,12306客服明确回应:普速列车车厢内禁止吸烟,但在连接处设有烟灰缸,允许乘客在此吸烟。这个看似"人性化"的设计,实则让全车厢乘客被迫接受二手烟的危害。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医学研究表明,二手烟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数百种有毒,至少69种可致癌。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二手烟暴露并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短时间暴露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装置无法完全避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
在密闭的车厢环境中,烟气会通过空调通风系统在整列车厢流转。一位经常乘坐普速列车的旅客反映:"门都是开着的,所有人都被迫闻到二手烟。"特别是对于儿童、孕妇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这种被迫吸入的二手烟无异于一场"健康酷刑"。
![]()
image
高铁已经证明全列禁烟的可行性。自高铁全面禁烟以来,车厢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乘客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反观普速列车,虽然票价更亲民,但乘客的健康权却因此打了折扣。一位带孩子乘车的母亲表示:"孩子呼吸道敏感,一闻烟味就咳嗽不止。"
从法律层面看,《民法典》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的经营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列车设置吸烟区的做法,是否已经违反了这一规定?2019年,一名乘客因乘坐K1301次列车时吸入二手烟,将铁路部门告上法庭并胜诉,这一判例具有里程碑意义。
![]()
image
放眼全球,列车全面禁烟已成国际惯例。日本在1990年代完成全列车禁烟,欧盟自2000年起全域列车无烟,印度也在2019年实现所有铁路场所禁烟。这些成功案例证明,全面禁烟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破解这一困局需要多方协力:立法层面应修订相关条例,消除法律模糊地带;管理层面可设置过渡期,逐步撤除烟灰缸;服务层面可在长途列车经停大站设置站台吸烟区。毕竟,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从来不是对陋习的妥协程度,而是对弱势群体呼吸权的捍卫力度。
![]()
image
绿皮火车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但烟灰缸不该成为其中的顽固注脚。当健康权与吸烟自由发生冲突时,答案不言而喻:在公共健康权面前,任何"传统惯例"都不该成为拒绝进步的理由。撤除烟灰缸,不仅是对乘客健康的负责,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