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到中国香港,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是维港的璀璨夜色、霓虹闪烁的中环街头,还是那一座座耸立云霄的摩天大楼?
当高楼的光影与街巷的烟火交织,这座以光速奔跑的城市,仿佛永远没有片刻停歇。但在岁月深处,总有这样一群人,用整整一个世纪的从容,为这座城市守护着不慌不忙的心跳。由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出品的人物群像纪实节目《人生一万年》第二季第四期,将带领观众走进三位香港百岁长者的生活,看他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如何活出潇洒、沉淀感悟,演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境界。
“江湖发仔”杨国源:
一身豪气,一世潇洒
从李小龙时代的龙虎武师到火遍港城的酒楼老板,104岁的杨国源的一生,不仅是香港动作电影黄金时代的缩影,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12岁入行的他,在龙虎武师的行列中摸爬滚打,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用“永不言败”的职业精神,见证了“东方好莱坞”的兴起与辉煌。如今,这位被后辈尊为精神领袖的老者,依然常被邀请传授初代龙虎武师精神,将对动作的热爱与执着代代相传。
![]()
人生的大起大落未曾磨灭杨国源的乐观,开过11间酒楼的杨国源,曾经历经营低谷,却因意外的好运重拾底气,赚得利润后便坚持摆“老人宴”,分享生活的善意。谈及长寿秘诀,他的感悟简单而通透:“吃饭小口送,睡觉有小风,出门有零用,身体无大病,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如今,挚友相伴的他,每日饮茶闲谈,依旧保持着独身老派的潇洒,用百年岁月诠释着何为“江湖味道”。
“百岁文青”余赞:
用单车和镜头记录城市变迁
踩单车穿梭都市街巷,举相机定格港城风情,执刻刀雕琢岁月肌理,100岁的余赞用热爱为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作为街区闻名的和善老人,这位“百岁文青”的早茶时光总能收获满店的热情招呼,必点的马蹄牛肉丸搭配大快朵颐的饮食习惯,藏着他“吃得开心方长寿”的生活哲学。
![]()
从19岁做木工学徒,到如今依旧能熟练运用榫卯技艺、雕琢雕花,余赞的指尖还留存着樟木龙皮箱制作的肌肉记忆,那是百年前香港婚嫁嫁妆传统流传下的精湛手艺,更是他一生坚守的匠心。闲暇时,他骑着单车遍历香港美景,用相机记录下旺角霓虹与褪色招牌的变迁;傍晚时分,与儿子相约维港看夜景,感叹城市的日新月异,却依旧偏爱自在的生活节奏。几杯养命酒下肚,消散一日疲惫,这位“百岁文青”用行动证明,百岁人生,照样能活得有声有色、热气腾腾。
“太极师姐”陈利卿
坚持晨练半世纪,“不练就不舒服”
在彩虹村色彩斑斓的楼梯间,104岁的陈利卿晨间打太极的身影,是香港半个多世纪集体记忆中温暖的一笔。从小痴迷武侠的她,五六十岁时拜师学习太极,一练便是数十年,从退休消遣的爱好,变成了深入骨髓的坚守。尽管师傅离世、太极队解散,昔日的太极搭子早已散落各方,但她每日依旧准时练功,一招一式间尽显太极风骨。
![]()
看着师门兴旺时的旧照,陈利卿心中涌起重组太极队的念头。纵使联系旧友困难重重,她也未曾放弃,一次次拨通电话,只为重现往日师门相聚的热闹场景。彩虹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留存着她与师友的珍贵回忆,那些练功时的趣事、被误认站位的窘迫,都成为时光里最珍贵的印记。她用一生的坚持告诉观众,情谊不散,热爱不减,便是对时光最好的回应。
三位百岁老人,三段各不相同的传奇。他们与香港共呼吸了一个世纪,从龙虎江湖到木艺光影,从晨练太极到晚茶笑语,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从容前行,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活出真我。
![]()
每周三10:00
芒果TV上线
每周四19:30
湖南卫视播出
《人生一万年》第二季
与三位百岁老人一起,
在他们不慌不乱的节奏中,
看见生命的奇迹。
编辑 | 余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