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填补研究空白 跨越三个世纪的上海儿童文学史出版了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昨天,《上海儿童文学史(1875-1949)》出版座谈会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上海儿童文学基地举行。该书作为上海首部系统梳理本地儿童文学发展历程的专著,受到学界与文学界高度关注。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上海儿童文学史(1875-1949)》的出版,不仅填补了上海儿童文学史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开辟了新路径,对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该书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学斌教授、李燕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历时三年完成。主编李学斌表示,该书的出版既是对上海百年儿童文学发展的献礼,也是向陈伯吹等前辈儿童文学工作者的致敬。


会议现场

据介绍,该书摒弃传统线性叙事模式,采用跨学科、多维度、动态化的史述方法,以“大文学史”视角,结合社会政治变革、儿童观演变、作家作品分析等多重路径,系统呈现了近现代上海儿童文学从萌芽到发展的整体面貌。其内容不仅涵盖创作、研究、译介与出版,也拓展至教育、读者接受等制度性因素,构建出立体、开放的近现代儿童文学史观。

朱自强、秦文君、杨剑龙等文学史专家、作家在发言中相继提到,相较国内其他地域儿童文学史,《上海儿童文学史(1875-1949)》在编写体例和内容结构上有不同程度创新。比如,摒弃了单一地域视角的线性叙事,采取跨学科、整体性、多维度、动态化史述思路;还比如,以动态性、开放性看待上海儿童文学的地域界定与作家身份归属,等等。由此,这本《上海儿童文学史》充分体现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前瞻明锐、守正创新”的文化特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版的仅为《上海儿童文学史》的上半部,覆盖1875至1949年阶段。下半部《上海儿童文学史(1949-2025)》已启动编撰,预计于2028年推出。届时,整部著作将完整呈现上海儿童文学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形成近百万字的宏大著述,进一步塑造上海儿童文学的文化形象,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迈向深入。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指导,浦东图书馆、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原标题:《填补研究空白 跨越三个世纪的上海儿童文学史出版了》

栏目编辑:黄永顺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徐翌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5890文章数 7578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