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S304线紫荆长下坡路段最后一处高压杆线防护设施浇筑收工,该路段困扰已久的公路交通安全隐患彻底消除。这场由桂平公路养护中心牵头,多部门协同攻坚的整治行动,为辖区群众出行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安全隐患的排查,源于公路养护人员的日常坚守。此前,桂平公路养护中心巡查队伍在S304线紫荆花蕾村路段巡检时发现,长下坡核心区域的路侧6米范围内,多根高压杆线违规架设。经核查,系电力施工单位超出许可范围作业所致。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公路建筑控制区内非法架设杆线且未配套安全防护设施,给公路通行带来显著安全风险。
![]()
![]()
隐患点整改前(上图)后(下图)对比
“长下坡路段车流密集,这些未加防护的高压设施是明显的安全风险点。”现场养护人员介绍,一旦车辆失控碰撞杆线,可能引发触电、火灾等次生问题,关乎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隐患排查结果迅速上报,桂平公路养护中心当即启动针对性处置流程。
隐患处置过程中,协调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桂平公路养护中心第一时间依据法规向杆线产权单位及建设业主发函,明确风险情况、法律依据及整改要求。但因涉及产权界定、施工协调、资金保障等多重因素,整改推进一度遇到阻碍,公路部门随即调整策略加大推动力度。
![]()
![]()
隐患点整改前(上图)后(下图)对比
为打破僵局,公路部门主动扛起牵头责任,将“办公桌”搬到隐患现场,联合路政执法等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问题在一线发现,就要在一线解决。”会上,各方直面矛盾、厘清责任,最终明确由杆线施工项目业主承担主体责任,敲定整改时限与具体方案。路政执法人员结合案例现场普法,既讲清法律底线,也阐明安全义务,有效凝聚起整改共识。
在多方持续监督推动下,项目业主迅速筹措资金、组织施工力量,对隐患路段展开全方位防护施工。如今再访该路段,153米防护设施已沿险段立起——64米波型钢护栏韧性十足,89米砼防撞墙坚固沉稳,形成一道严密的物理防护网,从根本上降低了车辆冲撞风险。这一整改成果,不仅彰显了公路部门“人民交通为人民”的初心,更检验了多部门协同治理的效能。
下一步,桂平公路养护中心将持续深化与各相关单位的协作机制,把“一线排查、联合处置”的模式常态化,紧盯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常态化开展隐患清零行动,以扎实举措护航公路通途,为交通强区建设筑牢安全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