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五条中华,我出高价。
![]()
![]()
“真没有,给钱也不敢卖。
这不是搪塞,是保命。
2024年的小超市,烟草柜台像雷区:一步踩错,12分扣光,店直接关门。
你以为店主在“端着卖”,其实是被三条越来越紧的“隐形绳”勒住脖子——配额、算法、诚信分。
第一条绳:配额只剩“60%温饱线”
烟草局按人口、档位、历史销量给你算口粮,算完只发六成货。
中华、雨花石这些“硬通货”一周就一条,到店当天就被熟客预订。
剩下四成需求怎么办?
空着。
敢多进货?
系统直接红字警告:超档订货,驳回。
第二条绳:算法比你更懂“畅销”
浙江、广东去年上线“智慧订货”,口号是“大数据帮你配货”。
真相是:系统一看你过去三个月软玉溪卖得好,立刻“智能”调低下月配额——防止你“窜货”。
店主们吐槽:它把烟当股票,越涨越不给,越不给越涨,活活把生意做成“饥饿营销”,但饿的是店家,不是顾客。
第三条绳:诚信分=生死簿
今年起,烟草证年审变成“驾照模式”,12分扣完停业三至六个月。
- 卖一次给未成年人,6分,直接半条命。
- 忘了登记身份证,3分,像违停罚单一样常见。
- 一周内同一条码售出5次,大数据预警,稽查上门,先约谈再扣分。
很多店主把POS机流水和监控对着看,生怕同一天同一个品牌“刷脸”太多。
三条绳子一起勒,就出现了“给钱也不卖”的怪象:
- 生客大单像“钓鱼”,不敢接;
- 熟客要五条,只能给两条,还得拆开卖,隔两天再卖第二条;
- 电子烟干脆下架,新规要贴专用标识,进一批货得多跑两次烟草局,利润薄得不如卖口香糖。
普通人想买烟,别跟店主较劲,三招降低“被拒率”:
1. 固定一家店买,让系统留下“你是自己人”的痕迹,配额来了店主才敢留给你。
2. 同品牌别一次性扫光,今天买两条,隔两天再来,别让大数据以为你在“二次批发”。
3. 主动掏身份证,配合扫码,帮店家省3分,他自然愿意多留你一包。
结尾回到开头那句“给钱也不敢卖”:
不是烟值钱,是店主的执照更值钱。
在配额、算法、诚信分三重锁下,每一包烟都是店主用“职业生涯”抵押的期货。
下次再遇到“有钱买不到”,别恼火——
他拒绝的不是你,是那条能把小店勒关门的高压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