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余晖
近日,多位部长在《焦点访谈》出镜,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政知君注意到,近期出镜的部长包括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等。
三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第一,三农。
《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党中央决定设立五年过渡期。2021年至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
![]()
“过渡期以来,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拓展,但是返贫致贫的风险将长期存在。”韩俊说。
他提到,要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坚持精准帮扶,完善兜底式保障,强化开发式帮扶,增强内生动力,分层分类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第二,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四五”期间,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了6032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不过,这几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即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从就业总量看,青年就业群体和大龄劳动者面临较大的就业困难。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要保持在3000万以上,还有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实现稳定就业。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持续升级,对人力资本的要求逐渐提高,但劳动者技能发展是一个慢变量,总体上跟不上新技术的加速演进,进而导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建议》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放在了突出位置。
“让劳动者不仅有活干,而且工作稳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职业安全。这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王晓萍说。
![]()
王晓萍说,多渠道地开发就业岗位,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这些领域里面,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工作机会,让劳动者有岗位、能就业;是以产业需求和劳动者的需要为导向,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劳动者有技能、好就业,以“一技之长”照亮美好前程。
她还提到,强化择业和用人观念的引导,完善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劳动者受尊重、愿就业;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加强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第三,教育。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如今,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数据显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达到了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新特征——小学在校生规模已在2023年达峰,初中阶段预计明年达峰,高中阶段将在2029年达峰,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在2032年达峰。《建议》提到,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哪里人口流入多,学位紧张,资源就应该优先向那里倾斜。”怀进鹏说。
怀进鹏指出,扩大学龄人口集中城镇的教育供给,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寄宿制学校配套,实施好县域高中振兴计划,扩大优质本科招生规模和能力。
“同时还将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快探索推进均衡派位、登记备案等中考多元录取机制。将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设计来淡化竞争,减少焦虑,比如最近教育部研究出台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10条举措,通过推进实施全员育心制度,健全部门协同防护机制,更好地呵护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让学生身体更加强健,心理更有韧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