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会觉得历史总在重复,但仔细一看,又会发现每一次的浪花都截然不同。
最近中日之间的这场风波,就给了我这种感觉。
一切的源头,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番关于台湾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言论。
话音刚落,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好不容易回暖的一点空气,瞬间又被抽干,变得冰冷刺骨。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2012年那场“购岛”闹剧,同样是猝不及防的挑衅,同样是怒火中烧的反击。
但这一次,我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的反应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愤怒当然是有的。
可愤怒之下,是一种冷静得可怕的精确。
![]()
过去我们习惯了“严正抗议”、“强烈谴责”,这些都是外交字典里的标准词汇。
但这次,我看到通报里出现了两个字:“奉示”。
“奉示”抗议,这两个字的分量,懂的人都懂,这已经不是外交部层面的常规操作,背后是更高层级的意志,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国家决心。
紧接着,深夜里,外交部发出了一则看似平淡的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赴日旅游。
没有激烈的口号,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吁,就像一位管家,在夜深人静时,轻轻关上了一扇门。
但这扇门背后,是每年超过700万的中国游客。
根据统计,光是今年1月到9月,中国赴日游客的总数和消费额,在所有国家里都是第一。
这扇门轻轻关上的声音,在东京的资本市场听来,无异于惊雷。
![]()
11月17日,东京证交所的屏幕上,资生堂、高岛屋、全日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企业,股价毫无征兆地开始暴跌。
日本的旅游股,成了重灾区中的重灾区。
一位日本经济学家的测算数据,很快传遍了网络。
中国游客的减少,可能让日本面临高达2.2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这个数字约合人民币1010亿元,足以让日本的GDP直接下降0.36个百分点。
一句话,代价如此沉重。
还没等市场完全消化这个消息,中国教育部也发出了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
多部原定上映的日本电影,也悄无声息地推迟了档期。
这还不够。
中国军方的表态,则更加直白,掷地有声。
警告说,如果日本敢于介入台海,那么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最后,一记最响亮的外交关门声传来。
![]()
外交部明确宣布:在G20峰会期间,李总理没有与日方领导人会见的安排。
这是一套组合拳,从外交、军事、经济到民间交流,环环相扣,精准打击,没有一拳打在空处。
与十多年前那种略显粗放的民间情绪宣泄相比,今天的反制,更像是一场外科手术。
冷静、精准,直击痛点。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普通人的心态变化。
我特意去社交媒体上看了一下,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面对高市早苗暗示要武力介入的叫嚣,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单纯的愤怒,而是刷起了四个字:“一言为定”。
这四个字里,有调侃,有不屑,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从容和自信。
这种“你放马过来”的淡定,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背后是一个大国国民心态的真正成熟。
为什么能这么自信?
答案很简单,实力变了。
![]()
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三倍有余。
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实现换道超车,让曾经的汽车王国日本都感到压力山大。
我们的海军舰艇,被军迷们亲切地称为“下饺子”,福建舰入列、四川舰海试的消息,已经不再是天大的新闻,而是一种新常态。
实力的支撑,让我们的心态发生了质的飞跃。
我们愤怒日本政客的无知和狂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欢迎普通的日本游客和守法的日本企业。
这种区别对待,这种清醒和理性,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应有的风范。
真正的强者,不再需要通过声嘶力竭来证明自己的力量,“一言为定”,就是最有力的回答。
回过头来看,高市早苗这次真是踢到了一块前所未有的铁板。
她的政治导师安倍晋三,也只敢在下台后才敢念叨几句“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
![]()
而高市作为现任首相,却如此不管不顾,将中日关系拖入深渊,只能说是自不量力,自取其辱。
虽然西方还有一些媒体在为她粉饰,渲染什么“中国的压力”,好像日本很委屈。
但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谁才是那个麻烦的制造者。
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个结,是高市亲手系上的,也只能由她自己来解。
一位朋友对此总结了三个维度的变化,我深以为然。
在实力维度上,中国完成了从“奋力追赶”到“并驾齐驱”再到“局部领先”的历史性跨越。
这种实力的变化,给了我们更多的战略选择和回旋余地。
在制度维度上,我们的治理体系在这次事件中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和效率。
从最高决策到外交执行,从舆论引导到经济联动,各个系统高效协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在话语维度上,我们正在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定义问题。
![]()
我们不再满足于在别人设定的议题里打转,而是要提出自己的标准。
说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作为才有地位。
这次事件中,最让我感到欣慰的,还是那种弥漫在整个社会中的大国心态。
从雷霆重拳到精准点穴,从义愤填膺到从容自信,这种斗争风格的转变,正是中国自身发展的缩影。
我们的工具箱越来越丰富,法律战、舆论战、经济战,信手拈来。
这种选择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压倒性的战略优势。
![]()
从这个角度看,高市早苗的挑衅,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
当年的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直接导致了中国海警巡航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我们反而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这一次,高市早苗的叫嚣,只会让中国采取更坚决、更强势的反击,彻底打掉日本一些人心中不切实际的幻想。
同时,也让国际社会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在中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
#高市早苗曾叫嚣台湾有事日本必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