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质也能测指纹?
如同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
在温江
污水也有自己的“身份证”
水质荧光指纹
近日,四川省首个在线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在温江投运,通过创新性引入的“水质荧光指纹”技术对污染源进行精准识别,实现了水环境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
![]()
![]()
传统水污染治理中
存在“知道污染存在却找不到源头”的困境
这也长期制约着监管效能
“不同污染源排放的污水因成分差异,会形成独一无二的‘荧光指纹’。预警溯源系统通过三维荧光光谱仪捕捉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征信号,即便是细微的成分差别,也能精准识别,有效破解了溯源难题。”
——区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 熊晓燕
依托在线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
温江构建起“监测—预警—溯源—治理”的
闭环管理体系
该系统已在杨柳河、大朗堰等关键流域
布局2个水污染预警溯源在线站
聚焦温江主要河流重要断面
构建起
全时段、全链条水质监测与风险防控体系
同步为40家重点企业
建立专属水质指纹数据库
![]()
“通过综合监管平台实现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能够实时捕捉水质异常,并将监测信号与数据库快速比对,从而精准锁定疑似污染源,为环境执法取证与应急处置争取‘黄金时间’。”熊晓燕介绍,该系统依托全天候实时监测,可及时预警超标污染物,有效防范污水处理系统超负荷运行风险。同时,针对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系统还强化了对雨水管网排放的监控,严防初期雨水携带污染物直接入河,切实提升区域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
![]()
作为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在线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的投用,不仅填补了省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平原流域水环境安全提供了数字化解决的“温江方案”。
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运维管理、优化数据校验,全力保障监测设备24小时规范运行,确保“监测触发预警、预警引导溯源、溯源支撑治理”全流程贯通,切实将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实效,为持续改善温江流域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撑,赋能美丽温江建设。
记者 | 简雪艳、彭月
编辑 | 彭棣、钟诚
审核 | 吴敏
* 转载请注明来源金温江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