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国小村 | 这个村的名字叫“翻身”

0
分享至



大国之基在乡土,振兴之路见小村。2025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农民日报社、哔哩哔哩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台、长沙广播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等40余家广播电台打造的系列融媒报道《大国小村》,用42个村落的鲜活故事,立体呈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图景。

在深圳宝安,有一座从滩涂里“长”出来的城中村——翻身村。当“收租经济”触及天花板,传统产业面临转型阵痛,这座城中村打破路径依赖,完成了从“制造工场”到“科创高地”的精彩跃迁,书写了一段乡村振兴的科创篇章。


清晨7点,翻身夹板市场已是一派繁忙。铝板仓库里,铭斯朗集团创始人林翠朗正核对发往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订单。二十多年前,这个揣着8000元来深的粤西姑娘,如今已是年产值超4亿元的企业掌舵人。


铭斯朗集团创始人 林翠朗:2002年我刚到翻身,身上就揣着姐姐攒的8000 块,租了个5平米的小店。第一个月就亏了,晚上跟姐姐挤在货堆后面睡。那时候为了省运费,我扛着3米长的铝板追公交,一家家工厂敲门推销——我心里清楚,在翻身,不拼就没机会“翻身”。

林翠朗的“翻身”,不是偶然。时间回到2002年,在外经商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本地人苏荣全,被老领导“点将”回村当“领头人”。彼时的翻身村,是典型的“薄弱村”:想建工业园,预算1.5亿元,村集体账上却只有800万元。


翻身村老村长 苏荣全:我跟村民说,咱要敢用“未来钱”!先卖一块闲置地,凑钱建第一期5万平方米厂房,再用厂房作抵押去贷款——像滚雪球一样,两年就建起近20万平米的工业园!

这笔“冒险账”,成了翻身村的命运转折点。工业园租出去后,村集体收入从每年1000万元跃升至4000万元,村民分红翻番。“最关键是村民支持,决策快!大家都懂,守着老地赚小钱不行,得给翻身找条长远路”,苏荣全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工业园撑起了“家底”,五金、建材门店也遍地开花,外来的“林翠朗们”收获了富足安稳的生活,本地村民则靠着收租过上了清闲日子。可潮水终会退去——当周边福田、南山大力发展科创产业,翻身村的“收租经济”很快触到了天花板,发展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靠收租过日子这行,迟早要被时代淘汰!咱们必须搞高科技产业,搞能走出翻身、走向更大市场的东西”,苏荣全告诉村民们。


在一次次党员大会、股民议事会上,村民们从犹豫质疑到达成共识:要摆脱“包租公”身份,变身“创业合伙人”,为新兴产业发展“腾挪空间”。


在这场转型浪潮中,冼子恩是极具代表性的“新翻身人”。他创办的企业以研发广场舞定向音响为切入点,如今产品已打入北上广市场。


静境智能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冼子恩:别人说我们是“咸鱼翻身”,我说翻身不是运气 ——村里第一个给我们试点场地,帮我们对接社区需求,还协调银行贷款。这里给你试错的包容,让你敢闯!

冼子恩成功背后,是翻身村·怡景公司党支部精心搭建的“服务网络”。公司现任党支部书记苏慧君,每天的工作重心就是为企业“解绊子、办实事”。


翻身村·怡景公司党支部书记 苏慧君:我对接政策、帮企业办手续,连员工子女入学都管!咱要做的,就是让来翻身创业的人,能安心做事、扎下根。


单个企业的突围,难以支撑整个村的转型发展,唯有“抱团取暖”,才能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翻身村党委敏锐地察觉到,村里的五金、夹板、消防水暖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于是牵头整合分散在一平方公里内的三百多家门店及公司,集中资源建成了年产值超70亿元的翻身夹板集散地——如今,这里已成为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一站式装修采购基地”。


翻身村党委书记 蔡剑峰:产业集聚才有力量!现在客户来这儿,从螺丝到夹板全买齐,“宝安螺丝”走向全球,翻身成了大湾区的“智能制造心脏”。

如今的翻身村,早已不是“只有低端五金”的旧模样。蔡剑峰指着远处的科创园,语气笃定:前海扩容、大湾区建设,我们翻身村正处在发展的核心区域!现在的翻身,既有最接地气、满足民生需求的夹板五金产业,也有引领未来、极具潜力的科技总部——华为早期合作商、多家AI企业都选择在这里扎根发展,未来可期!


产业升级的同时,城市的烟火气也得以保留。翻身村党委联合安乐村党委联手打造了“乐翻夜市”“自由路食街”,引导流动小贩规范入驻。


乐翻夜市烧烤摊主 黄浩然:以前四处躲城管,现在有固定摊位,水电齐全,去年赚了20多万!晚上灯一亮,比家里还热闹!



如今,“翻身”地铁站成了网红打卡地,文化墙上画着滩涂变稻田的老故事,见证了一代代敢闯敢拼的“翻身人”,文创店里摆着“翻身精神”冰箱贴,连咖啡杯套都印着“林翠朗们”的创业语录。


翻身村党委书记 蔡剑峰:我们想让“翻身”不只是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符号——来这儿打卡的人,能读懂这片土地的奋斗,也能找到自己的“翻身”勇气。

从1979年的荒凉滩涂

到2025年的大湾区创业热土

翻身村用四十多年

完成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重塑

这片土地的故事印证:

真正的翻身

源于敢闯的锐气、善创的智慧

和永远向奋斗者敞开怀抱的宽厚心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山东经济广播 incentive-icons
山东经济广播
经彩山东,心随声动
6993文章数 158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