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声鸣远扬》总决赛直播现场,选手夏哲轩的动人演唱收获热烈掌声,票数却定格在675票;而演唱中被评委华晨宇指出“整首歌节奏脱轨”的马韬,反以883票领先。 208票的差距让首席评审那英当场拍桌质问:“为什么差两百多票? ”主持人何炅罕见结巴,公证人员紧急核查却称票数“无误”,而那英说到“下一场我还监督”时,麦克风突然失声。
![]()
网友发现那英关键发言被消音,何炅打圆场说“观众可能默默投票”的解释苍白无力。 那英直接行使评审特权,将个人100票加给夏哲轩,用行动对抗疑似剧本的安排。 事件发生仅两天后,官方媒体罕见发声,锐评直指综艺乱象,释放出三重信号。
夏哲轩表演结束时现场欢呼雷动,马韬演唱期间却反应平淡。 票数公布后那英直接打断何炅:“不能带着疑问继续比赛! ”她指出现场观众对夏哲轩的掌声热度与票数结果明显不符,要求节目组给出解释。 公证人员被请上台后,仅机械重复“票数无误”,未说明具体统计逻辑。 何炅试图缓和,称马韬的歌曲因“陌生感”让观众专注投票,那英当即反驳:“原创歌曲更需要支持! ”
![]()
那英的麦克风在关键时刻失效。 网友对比多机位视频发现,她说到“监督”一词时声音戛然而止。 这一幕让人想起2017年薛之谦因投票争议摔麦离场后事业受挫的往事,但那英的资历与地位让她拥有更多直面规则的底气。 现场其他评委的反应同样微妙:华晨宇专业点评指出马韬跑调,殷秀梅面露不满,却只有那英选择公开挑战节目组权威。
事件发酵48小时后,官方媒体发文批判综艺“剧本化”现象。 文章首次明确批评套路化操作对行业生态的破坏,强调“真实感”正成为观众的核心需求。 种地类素人节目被点名表扬,因其镜头下未经加工的日常反而赢得共鸣,与高成本综艺的矫饰形成对比。
![]()
第二条信号指向年轻人梦想的保护。 评论指出,选秀舞台承载着青少年对公平的期待,若“做票”“谈好公司”等潜规则泛滥,将彻底粉碎参与者信念。 官媒表态“谁再偷孩子的梦,就砸谁的饭碗”,直接呼应那英质疑事件中观众对公平性的追问。
第三条信号鼓励真实表达。 文章肯定那英等敢于直言的艺人,暗示行业需包容“活人”而非“AI”。 此前有选秀导师因耳返中“广告商不开心”的警告而闭嘴,那英的挺身而出被视作对操控式剪辑的反击。
![]()
在《中国好声音》时期,她因淘汰周深、临场让姚贝娜换歌等事件被贴上“黑幕执行人”标签。 但在此次《声鸣远扬》直播中,她转而成为公平的捍卫者。 这种转变背后是观众对真实性的渴望——人们已厌倦眼泪贴标签、悬念靠剪辑的工业化流水线。
高成本制作的《声鸣远扬》由湖南广电主导,八大平台联播,仍难逃“跑调高票”质疑。 相反,制作粗糙但记录真实的素人节目反而收割口碑,折射出观众对“可控人设”的疲惫。 有观众留言:“那英这一嗓门让我想起《极挑》孙红雷偷箱子的憨笑,哪怕画质模糊也比精致剧本动人。 ”
![]()
“那英被关麦”“何炅结巴”等热搜词条下,网友几乎一边倒支持那英。 有人调侃“第一次见何老师慌到嘴瓢”,也有人解析投票逻辑漏洞:现场观众均为坐定观演,投票无需举手,何炅所谓“鼓掌影响投票”的说法站不住脚。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马韬883票与夏哲轩675票的差距恰好接近那英的100票特权值,被指疑似节目组为制造“险胜”悬念而预设票差。
部分观众认为综艺需要戏剧冲突,但应建立在公平规则上;还有人力挺那英:“如果导师都装瞎,选秀就成了资本提线木偶戏。 ”这些讨论将《声鸣远扬》事件推向更广层面,成为审视整个综艺行业的切口。
那英的质疑和官媒的发声虽已划开一道裂痕,但行业积弊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当掌声与票数错位、真相被麦克风静音时,人们究竟在为什么样的“真实”买单? 如果下次直播中站出来的是个毫无资历的新人导师,他的麦克风会被关闭,还是会被放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