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雷军再一次冲上微博热搜,这一次的热搜话题是#雷军连发多条微博辟谣#。
雷军当天连发多条微博,澄清此前网络上很多对他断章取义的说法。
比如“小米汽车好看比安全重要”、“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轮毂最难设计”等等。这些在特定语境下的言论,都曾被好事者从雷军的讲话内容中剥离出来,放大歪曲。
![]()
![]()
![]()
此外,雷军还重申小米汽车安全设计理念,强调了“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强硬,与雷军以往温文尔雅的“鸡汤”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这似乎预示着,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舆论,雷军选择不再沉默以对,而是正面硬刚。
其实自从今年以来,小米汽车就持续面临舆论压力。小米SU7(参数丨图片)的碳纤维前舱盖功能争议、锁马力丑闻、购车尾款纠纷、高速事故等事件,都曾经饱受舆论攻击。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提及,小米汽车发布后成为全网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
![]()
这考验的是小米汽车的公关应对能力。但小米汽车和雷军一直以来都没有去高调回击这些舆论,更多时候还是以道歉、官宣解决方案、辟谣等低调方式应对。
现在这种舆论趋势似乎还在愈演愈烈。最近还出现了“小米SU7订单池崩了”的言论,有观点直指小米SU7的Pro和Max版本订单池已仅剩约2万单,且新增订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照当前消耗速度,年内订单池或将彻底枯竭。
![]()
现在,雷军显然急了、怒了。
虽然小米SU7最近几个月的销量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一方面有舆论影响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小米YU7上市之后,销量结构出现的改变,小米汽车10月的整体销量仍然超过4万台。说订单池崩了,未免危言耸听。
但如果继续放任“黑公关”和“网络水军”肆意,后续的销量表现,新车小米YU9的表现,可就不好说了。
![]()
此外,近期外界的舆论,也可能影响资本市场对于小米未来趋势的判断,据Wind数据显示,自从今年10月以来,小米股价出现下滑趋势,截至11月14日收盘,报42.36港元,跌2.62%。小米集团股价自9月初以来已经下跌22%。
与此同时,网络传出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或将调离现岗位的消息。王化作为小米公关体系的核心人物,其任职期间见证了小米从数码企业向生态型公司的转型。
若消息属实,此次人事变动,结合雷军最近的发言,可能意味着小米面对当前的舆论环境,正在寻求营销策略的转型,试图构建更专业、体系化的公关架构。
![]()
一直以来,小米营销有两大核心,一是雷军个人IP的流量效应;二是庞大的米粉受众。
雷军IP与小米的强绑定,好处显而易见,雷军强大的个人魅力让小米轻松迈过了造车的第一道门槛,但缺点就是负面事件出现后,舆情也会直指雷军本人。雷军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多度解读,进而影响到小米汽车。
![]()
雷军和小米庞大的流量热度,让雷军哪怕原本或许只是想通过发声澄清“被断章取义”的误会,但社交媒体的传播可能导致从澄清变成新一轮口碑争议。
而在黑水军的不断抹黑下,一旦米粉群体中出现不理智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小米汽车的形象,潜在消费者会因为这种网络互喷的行为感到厌恶,也很难区分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碰瓷营销。
![]()
小米作为现象级的“破局者”,其高调的姿态和互联网打法,像一条鲶鱼,搅动了汽车市场格局,也会引来各方势力的觊觎。
但现在在各方势力的学习效仿、抹黑攻击之下,小米所依赖的这种营销和传播模式,正在逐渐显出乏力。如何平衡舆论监督与品牌传播,仍是其未来的关键。
雷军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但小米的营销和公关体系应该也已经走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