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美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向台湾出售价值3.3亿美元的战机零部件与维修服务,覆盖F-16、C-130运输机及IDF战机等机型,明确指向“维持台军作战准备状态”。这笔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的首笔对台军售。
![]()
与以往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整机销售不同,此次军售核心聚焦“非标准航材零部件”与维护保养服务,金额有限且内容单一,与其说是“增肌”,不如说是“止血”。台湾在2019年订购的66架F-16V战机因生产线迁移与供应链问题交付延迟,岛内舆论压力日增,民进党当局难以向民众交代。
G7外长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欧洲盟友就加勒比海军事行动合法性激烈交锋,甚至公开指责欧洲国家“搭美国防务便车”。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虽曾渲染“台湾有事”论调,但特朗普随后暗示对日本安全政策的不满,点名批评其“靠美国撑腰”。这些细节表明,西方阵营的“统一立场”更多停留在政治姿态层面,盟友间各怀心思,战略默契远未形成。值得玩味的是,尽管美国试图以零部件订单维系台军战力,但五角大楼同时坦言,此举“不会改变地区基本军事平衡”,言语间透露出谨慎与克制。
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同时,商务部依法对参与军售的美国企业实施制裁,解放军在台海周边展开针对性演训,构筑起捍卫国家主权的立体防线。这种“主场优势”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更延伸至外交、经济与军事领域的关键决策。
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已被立法机构传唤,需就战机交付延迟作详细说明。民进党当局曾以“国际形势复杂”为由替美方辩解,但事实终究难以掩盖。岛内积怨不仅源于军购承诺落空,更包括高科技产业受压制与国际贸易壁垒等结构性问题。
美国智库兵棋推演显示,2018年前推演结果往往对美台有利,2018至2022年间结果日趋悲观,而俄乌战争后的推演更倾向防御方优势。这种趋势变化,与中方综合国力提升和反制手段多元化紧密相关。特朗普此次选择非攻击性零部件而非先进武器系统,正是因为“零部件”具有更大操作弹性,既能向台当局释放政治信号,又能控制事态升级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