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机场安全运行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鸟类撞击飞机的事件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对飞机引擎、机身结构造成损害,甚至引发航班延误或安全事故,给旅客出行和航空运营带来潜在风险。
![]()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智能科技正逐步应用于机场安全运维领域。近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行区引入了一套智能驱鸟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自今年10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已稳定运行至今,初步实现了驱鸟作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这一应用不仅提升了机场安全水平,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案例。
传统驱鸟方式主要依赖人工观察和固定设备,如超声波发射器或简单的声音驱赶装置。这些方法在效率上存在局限:人工巡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且受制于天气条件,在雨雪、大风或夜间难以持续作业;固定设备则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根据鸟类活动动态调整策略。此外,现有设备的驱鸟频次较低,在鸟类迁徙高峰期或复杂环境下,响应速度往往跟不上实际需求。这种模式不仅成本较高,还可能因延迟反应而增加安全风险。
![]()
智能驱鸟机器人系统的推出,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弥补这些不足。该系统集成了高精度传感、自主导航、声学驱鸟和移动灭虫等多种功能,以模块化设计实现多任务协同。具体而言,系统具备四大核心能力:自主巡检、声学驱鸟、移动灭虫和后台管控。自主巡检功能依托履带式动力装置,可沿预设路线进行7×24小时不间断巡查,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覆盖机场飞行区的关键区域;声学驱鸟模块通过远程控制音波驱鸟器,以非侵入式方式高效驱赶鸟群,减少对机场环境的干扰;移动灭虫功能则利用灭虫灯诱捕昆虫,从源头上切断鸟类的食物链,降低其滞留概率;后台管控系统支持实时监控、任务调度、数据分析和远程维护,使运维人员能够及时优化策略,提升整体管理效率。这些技术的结合,使系统在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例如在夜间或雨雪天气中,传统方式可能中断作业,而智能机器人能持续识别和驱赶鸟群。
这一技术的落地,离不开研发企业的支持。申昊科技作为系统提供方,长期专注于工业检测与智能运维领域,其产品已应用于多个行业。在智能驱鸟机器人项目中,该公司整合了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旨在通过创新解决实际运维问题。企业方面表示,该系统基于机场实际需求开发,经过多次测试和优化,才得以在萧山机场上线。行业专家指出,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科技企业与机场的协同,有助于推动运维模式的升级。
![]()
从更广的视角看,智能驱鸟机器人系统的应用是智慧机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机场运维正朝着自动化、数据化方向发展。这套系统不仅解决了驱鸟这一具体问题,还为其他安全运维场景提供了借鉴,例如跑道监测或设备维护。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集成,类似系统有望在更多机场推广,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数据显示,全球智慧机场市场预计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智能驱鸟技术或将成为标准配置之一。
总体而言,智能驱鸟机器人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成功运行,是一次技术应用的有益尝试。它以实际案例证明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提升安全运维效率方面的潜力,同时为行业创新提供了参考。在航空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这类技术有望帮助机场构建更高效、可靠的安全体系,推动整个生态的进步。
![]()
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