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中心区域,夏朝虽不可见,商人却一直在河南内部迁徙,最灿烂的春秋战国时期,恰是河南先人引领华夏思想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若是讲到华夏或汉人的祖居之地,便非河南莫属。
疫情时期,热干面被用来指代武汉或湖北,也有人动起河南的脑筋,竟然用胡辣汤代之,初听以为的倍感亲切,甚至有河南人直接采用,只因胡辣汤出在河南,尤其遍布在郑州的早餐店里,甚至扩张到主要大城市,俨然宛如河南形象名牌,甚至被调侃为河南血液,实是荒谬至极。
人要有立场,没有立场会在眼花缭乱的概念中迷失自我。胡辣汤有什么坏处呢?当然有,胡本来就指域外胡人或物品,胡辣汤名字本身就带着浓郁的域外气息,若用来指代中原,就是为给华夏最正统的中原披上杂种名字,是矮化和贬低,是胡化和杂种化。
![]()
胡辣汤被认为形成于明末清初,回民把牛羊肉、高汤、面筋、粉丝、豆腐丝等一锅乱炖,完全是黏稠的糊糊,以中国传统来看,绝少以糊糊作为主食的,即便是作为早餐也太过,倒是类似于印度人一般,充分说明其外来饮食的杂种基因,尤其古时中国在宋时达至经济和文化巅峰,以简为美,品味自然之味,胡辣汤一锅乱炖恰恰是后来食物匮乏,满清以繁杂为美,毫无审美价值的体现。
因此胡辣汤非但称不上美食,反而是食物匮乏的满清时期用以抵饥的特殊产物,各种食材一锅乱炖,早失去食材的本身味道,又添加香料更加掩盖食物味道,更加违背自然常理,人为制造出的矫揉造作。
中原地区胡化在胡辣汤代表河南上是一体现,更严重的还是满布河南的929座清真寺、3244座基督教堂和715座佛教寺庙,在全国分别排第6、第1和第16位,虽然河南电视台极力精心刻画出代表华夏传统的形象,但遍布的各类宗教寺庙意味着河南被外来宗教侵蚀太深,却不知何处有代表华夏传统的夫子庙存于何处。
因此是虽然河南有意代表华夏传统的正统意愿,但客观上染上太多外来宗教和文化气息,所谓传统也仅仅落于节日中的表演,而不是像三个宗教般活于普通人的生活,是几近失去肉身的魂魄,华夏传统的生命力在快速流失。
如果扩展到全国,依然是宗教寺庙遍布,而独独中华正统儒家和孔子形象几近消失,因而是国人思想、精神和生活胡化,汉人人口占比从49年的93.94%降到20年的91.11%,正是汉人胡化的最佳数据证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