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还没亮,郑州的街道上已经传来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60岁的杨书春动作麻利地清扫着落叶,时不时直起腰擦把汗。这份月薪不高的工作,他干得格外起劲——毕竟8年前,他连端碗的力气都没有,医生更是直接给他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
“那会儿医生说我是肝癌晚期,让家人准备后事。”老杨说话时带着河南口音,语气平静得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突发腹痛,查出大病
时间倒回2017年7月。53岁的杨书春还在外地打工,一天突然肚子疼得直冒冷汗。小诊所的医生一看情况不对,催他赶紧去大医院。
“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坏事了。”
回到老家南召县,CT检查单上“肝占位”三个字刺痛了他的眼。医生私下告诉家人:肝癌晚期,手术、放化疗都不适合了。
家人瞒着他,只说得了“老胃病”。可住院半个月,他越来越虚弱,走路摇摇晃晃,自己心里明镜似的:“这不是小毛病。”
![]()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就在全家绝望时,一位亲戚的经历给了他们希望。那位老太太也曾重病缠身,被医院劝回老家“准备后事”,后来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那里看诊,吃了几服中药后,竟然能坐起来吃饭了。
“要不咱们也去试试?”老伴这话说得小心翼翼。两人心里都打鼓:大医院都没办法,中药能行吗?
“试试吧,总不能干等着。”老杨回忆当时的决定,“就像掉进河里的人,看见一根稻草也要抓住。”
转机,在服药后出现
2017年7月31日,家人带着老杨的检查报告找到袁希福院长。袁院长仔细看了报告,又详细问了症状、饮食和睡眠情况后,给他开了中药。
![]()
“那会儿走路像踩棉花,一点劲都没有。”老杨记得很清楚,吃药一个月后,肚子疼明显减轻,他能在院子里慢慢散步了。
有次因为没及时复诊,断了两天药,肚子疼又加重了。这个插曲反而让老杨安心了:“说明药真的管用。”
一步步走向新生
坚持服药三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肝脏肿瘤在缩小。一年后,肿瘤从24×16mm缩小到12×12mm,肝功能指标也慢慢恢复正常。
身体好转后,老杨闲不住了。“能干活才像个正常人,不能总让家人养着。”他先是在工地上捡钢筋,后来在郑州找了份扫街的工作。
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他负责的街道总是干干净净。“看着整洁的街道,自己能挣钱养家,心里特别踏实。”老杨说着,露出满足的笑容。
医患之间的温暖
老杨特别感激袁希福院长:“袁院长从来不让我们多花钱,有以前的检查单就不用重复做。他知道我们不容易,能省就省。”
![]()
如今,老杨每年春秋两季还会巩固用药,其他时间就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采访结束时,老杨想对病友们说:“别被‘晚期’吓倒,找对医生、选对方法,坚持下去就有希望。你看我,从躺床上起不来,到现在能扫街养家。活着,比什么都强。”
凌晨四点,老杨又拿起扫帚走上了街头。这个曾经被判定“没必要治”的人,用八年时间证明了一件事——生命的力量,远超我们的想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