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从‘资源聚合’到‘生态共建’,中文联盟正在重新定义国际中文教育的未来形态。”
在2025世界中文大会期间,“全球中文联盟伙伴大会”专项会议于北京举行。会议正式发布《中文联盟数智化发展倡议》,同时推出中文联盟平台2.0版本及首批入驻平台的系列AI教育产品。
会后,环球网专访了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总监、中文联盟平台技术负责人李秦峰,深入解读平台升级背后的战略思考与技术布局。
战略转向:从“资源聚合”到“生态共建”
“从1.0到2.0,这是我们一次较大的升级。”李秦峰开门见山地指出,“1.0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聚合资源、呈现内容;而2.0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应对全球中文教育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他用一个生动的比喻阐释这一转变:“平台的发展理念从自己做‘零售店’,转向搭建‘繁荣的生态系统’。未来,我们将更专注于底层架构和基础服务,制定标准与规范。”
这一转变意味着平台核心任务的重构:从直接服务学习者,转变为更好地支持全球联盟伙伴,让各方在这个健康、有序的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服务全球中文学习者,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技术赋能:AI重塑国际中文教育新范式
“2025年,AI的爆发正如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整个行业范式的颠覆。”他强调,“对于服务上亿学习者的国际中文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开发面向全球的AI教育产品时,团队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内容的精准化与场景的本土化。李秦峰坦言,这些挑战“虽然还谈不上攻克,但已取得初步进展”,目前正通过系统性方法持续推进。
生态布局:打造智慧教育“市集”共创价值
中文联盟平台2.0在技术层面重点推出了两项关键服务:AI云教研平台和开放式“服务市场”。
“AI云教研平台旨在解决教师备课耗时、资源匹配难等实际痛点。”李秦峰介绍,“目前已能为国际中文教师提供生成本土化教学课件、大纲等支持,并支持教学成果的保存与分享。”
开放式“服务市场”则为全球优秀合作伙伴提供展示和对接的舞台。“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将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和服务带入这个‘市集’,共同丰富生态。”李秦峰表示。
面对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李秦峰希望全球用户和伙伴提起“中文联盟”时,最先想到的三个关键词是:“开放、跨文化、引领”。
他描绘了心中的发展蓝图:集中资源把虚拟教室、虚拟教师等基础服务做好做稳,打造体验流畅、互动自然的虚拟课堂,以及智能体贴、能有效分担教学压力的虚拟教师。
数据显示,中文联盟已建立起覆盖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教育服务网络。面对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带来的技术压力,李秦峰透露,平台正在数据安全、可扩展性和多语言支持三个层面进行长远布局。
“我们将通过微服务、容器化和动态编排技术提升系统可扩展性,并利用AI实现超越传统翻译的多语言支持。”李秦峰表示。
“当前阶段的重点是把这些核心场景打磨到极致,”李秦峰说,“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为全球师生提供真正有价值、可依赖的基础设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