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武汉发布了新的养狗规定,明年一月就要开始实行,很多人一看到就觉得这是要罚款,其实这规定不是针对狗的,而是要给不养狗的人一个说法,老人担心狗会吓到他们,小孩害怕狗叫,过敏的人连公园都不敢去,这些人的出行权利和安全感以前没人过问,现在要重新明确一下。
新规定把城市分成两种区域,市区核心和新建城区管得比较严格,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就相对宽松一些,这种划分不是随便定的,而是根据人口密度来决定的,人多的地方,养狗的人责任就要更大一点,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宿舍区这些地方都不让带狗进去,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也一起加了进来,这也不是说不让养狗,只是说这些地方本来就不是宠物该去的地方。
遛狗要用一米五以内的牵引绳,不能是能伸缩的那种,还得让成年人牵着,在电梯、地铁口或者商场这些地方,狗得戴上嘴套,或者放进笼子,要么就直接抱起来,这样能避免人多拥挤的时候出问题,狗主人还得随身带着工具清理粪便,社区会派人检查,谁不清理谁就得负责,这么做不是为了找麻烦,是为了让大家养成好习惯。
![]()
处罚不是一次罚完就结束,第一次违规会警告或罚款两百元,第二次增加到五百到一千元,第三次直接没收犬只,并且三年内不允许再养狗,所有记录都会录入系统,两年内累计计算,如果小错不断积累,最后可能连狗都保不住,这和交通违章的处理方式一样,目的不是为了惩罚人,而是让养狗的人记住教训。
登记流程变得简单多了,以前要跑好几个部门,还要交工本费,现在线上就能办理,只需要准备好身份证、免疫证、居住证明和保证书这四样东西,免疫需要自己出钱,这个很合理,登记是免费的,省了不少事,每只狗都有了专属编号和电子标识,合法的狗反而成了“有身份”的狗,主人心里也会更加在意。
导盲犬和助残犬可以乘坐公交地铁,只是不能上出租车,这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照顾,说明政策并非针对宠物本身,而是为了管理不文明行为,流浪狗收容所也采取相应措施,先给狗打疫苗,尽量安排被人领养,不会随意处理,如果有人弃养宠物,会被记录在名单里,三年内不能再养,政府会负责后续工作,但养宠人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租户能够办理证件,但需要房东先同意,还得社区出面担保,这个安排考虑得比较周全,既不让租客一下子被清退,也不让业主觉得权益受损,大狗的处理期限延长到了明年三月底,不过收容所具体能接收多少只还没有说明,如果狗的数量太多,可能会带来人道方面的问题,这一点目前还没有详细说明。
线上登记系统需要应对高峰期的压力,基层工作人员通过抽查方式进行人工核验,人手是否充足是个问题,关于宠物嘴套的材质和使用时长这类具体标准还没有明确,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但整体方向是积极的,它侧重于疏导而非限制,强调引导而不是处罚。
我有个朋友养狗十多年了,他以前总说“我家狗不咬人就好”,现在呢,他主动买了嘴套、带上铲屎袋,还教邻居怎么跟狗狗好好相处,他说:“过去只是喜欢狗,现在是懂得守规矩”,这话说得挺实在的,城市里越来越拥挤,每个人的自由不能压过别人的权利,养狗不是理所当然的权利,而是你愿意承担的那份责任。
狗虽然不会说话,但主人需要为它负责,公共空间属于所有人,不是谁家的后院,制定规则不是为了让人难受,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放心走路、安心带孩子、自由逛公园,你可以养狗,但要明白别人也有不被惊吓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