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在线)
转自:黄山在线
新安江的碧波映照着时代的变迁,老街的青石板镌刻下奋斗的足迹。当“十四五”收官的钟声在屯溪山水间即将敲响,这片“山水聚合”的灵秀之地,已悄然铺展出一幅生态与人文共舞、颜值与温度交织的发展长卷。
回望这五年,我们既见证着国家发展的磅礴伟力,也感受着屯溪大地的细微脉动——从产业升级的铿锵步伐到民生改善的温情笔触,从生态保护的绿色答卷到文化传承的匠心坚守,屯溪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奋斗者的智慧与汗水,都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与希望。
工业强区锻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重点项目加速建设落地、厂房里机器轰鸣,生产线旁的工人干劲十足……昱城大地上的工业图景朝气蓬勃。近5年来,屯溪区以“强工业”行动为引擎,破解发展短板、聚力平台建设、厚植产业根基,工业经济实现破局起势、质效齐升,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智造跃升绘“蓝图”。屯溪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赛道,高位组建专班推进,成立屯溪区工业母机产业协会,与中国机械总院雁栖湖基础院建立紧密合作……截至目前,签约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7家,重点在谈30余家,落地配套企业13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屯溪区以“工业强区”战略为统领,紧扣“链群聚变、智造跃升”目标,打出政策赋能、服务升级、项目攻坚组合拳。“十四五”以来,规上工业企业总量增至51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5.1亿元,培育“升规纳统”企业37户,实施技改项目132个。
![]()
项目建设打“头阵”。在屯溪九龙园区,火焱工业等项目实现当年引入、当年投产、当年入规,工业泵三期、长三角一体化高端装备制造核心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东风井关黄山工厂落地投产……屯溪区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思维,聚焦项目“谋划—开工—进度—竣工—运营”全流程管理,建立健全区领导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实施重点项目提速攻坚、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推进周末要素会商,推进“十四五”期间各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营商沃土育“新机”。“从提交材料到拿到许可证只用了半天,这速度让我们对在屯溪创业充满信心。”“政府牵线搭桥,‘基金+贷款’组合方案及时破解了企业融资瓶颈,新产线得以快速投产。”发自肺腑的感叹正是对当地政府通过创新服务和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痛点难点,让企业从“营商”中真正“赢商”的最好褒奖。
![]()
该区GDP总量由2021年的237.4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276.6亿元,年均增长4.6%。先后获得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数据耀目,荣誉厚重,屯溪区工业经济蓬勃向好的态势跃然眼前,项目攻坚、集群培育、转型升级、环境优化的坚实步伐清晰可辨,工业“主引擎”的轰鸣愈发激昂。
![]()
筑梦沃野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林间拍绶带,田埂学农耕,傍晚在营地看晚霞,日子比蜜甜。”傍霞村村民陆有英笑着说。这个安徽首批精品示范村,以生态筑基、研学兴村、运动赋能,让曾经的“空心村”蝶变新生。
![]()
改变始于生态价值的挖掘和“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的推动。村两委定下“先护生态,再兴产业”的思路,在400余亩茶园林地设下保护屏障,并铺设观鸟步道。2022年,濒危绶带鸟现身于此,吸引了全国的观鸟爱好者纷至沓来。村民们抓住机遇,积极转型。陆有英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仅2024年观鸟旺季的3个月就收入2万元;村集体收储民房,与文旅公司合作打造了20间徽式“霞隐民宿”,常常一房难求。产业升级并未止步于此,村里修建了鬲山登山步道、骑行步道,打造了霞影国际露营地,新增了烧野米饭、乡旅骑行、非遗DIY等游玩项目,传统观光旅游成功升级为沉浸式体验,乡愁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
傍霞村的蜕变正是屯溪区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5年来,屯溪区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累计建成13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其中6个村入选省级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运动小村”傍霞、“创意小村”汉沙等村落各展其长。凤霞村、兖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和美乡村建设让老屋变民宿、荒地成花海,村民开始用手机APP管理智慧农业大棚。屯光镇汉沙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体现得尤为鲜明,该村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模式,引入企业打造数字化农田,用土壤传感器监测墒情、手机APP远程灌溉,让昔日抛荒地变身“丰产田”。屯溪区将科技力量注入农业生产,把“小田变大田”与科技大棚建设相结合,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近5年来,全区累计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3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从3.09万亩增至3.16万亩,产量从1.16万吨增至1.27万吨,增幅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
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激活力。屯溪区建成市、区、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年均交易额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在全市率先完成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为三充村颁发全市首张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区所有村实现股民分红,现金分红村增至14个,累计分红3804万元。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0年的1639.83万元增至2024年的4829.39万元,增长194.51%,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占比超50%。
从和美乡村到智慧农业,从产业升级到改革赋能,“十四五”以来,屯溪区绘就乡村振兴的立体画卷。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600元增长至26417元,较2020年增长1.1倍,总量连续5年稳居全市首位,越来越多农户真切感受到“日子有奔头、生活有盼头”。
以文塑旅激活融合升级新动能
历史古韵与青春时尚交织,传统场景与新兴潮趣共生。漫步屯溪,每一次探索都是独一无二的文旅体验。作为新安江畔的璀璨明珠,屯溪既承载着岁月的深厚积淀,也跃动着时代的年轻脉搏。如何让这座城的故事,从耳闻的“说头”化为可视、可感的“看头”?屯溪一直在探索。
![]()
“十四五”以来,屯溪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实现从“过境地”到“目的地”的转变。
步入屯溪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好似踏入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忽闻前方卖货郎一声悠长吆喝,恍然间,竟撬动了时空——医圣“华佗”与神医“扁鹊”应声而来,拂袖驻足于药材摊前,凝神辨药,捻须问诊,将新安医学的源远流长娓娓道来。这古今交融的奇幻一幕,正上演于“新安岐黄”的夜色之中。
![]()
“药香、灯光、古装……不只是看表演,是感觉自己也成了画里的一部分,连空气都带着历史的味道。”上海游客陈晓瑞说道。
在皖南特委旧址,红色剧本杀让革命岁月在互动中重现;在新安医学养生馆,望闻问切让千年智慧在指尖传承;在花山谜窟景区,“寻觅花仙子”让古老传说在探索中延续;在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打更人与卖货郎的吆喝唤醒市井记忆;在新安江上,“鱼龙”夜游与非遗打铁花交织成璀璨夜景;大型演艺《徽秀》,以现代视听演绎徽州古今;“黄山岸香号”游轮启航,开启水上文旅新体验……文化于此,入景、润景、成景,焕发时代新生。2024年屯溪区旅游接待量、旅游总花费同比2020年分别增长113.97%、135.32%。
文旅市场的热度,还在一场场重磅活动中持续升温。
![]()
“十四五”以来,城市品牌在破圈传播中不断被擦亮——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新安江·龙舟赛连续4年扬帆竞渡,吸引美国、法国、英国等全球多国队伍挥桨相赴;2024元宵焰火晚会点亮夜空,约15万市民游客共聚江畔,同赏火树银花;2025百度音乐节声动全城,3.5万名乐迷现场奔赴,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4127万人次,在全网曝光量累计超40亿……
伴随城市咖啡节、啤酒节、次元漫展嘉年华、非遗民俗踩街等品牌活动轮番上演,一场场有热度、有质感、有回响的文旅活动,持续推动屯溪从“网红”走向“长红”,日益成为一座让外地人倾心、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活力之城。
荣誉见证实力。屯溪区连续3年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屯溪老街、黎阳in巷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旅游街区和长三角购物旅游产品,屯溪老街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黎阳in巷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屯溪老街·河街入选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屯溪河街、黎阳in巷入选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民宿业态亦蓬勃发展,全区现有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家、“皖美金牌民宿”9家、“皖美银牌民宿”4家,并有1家民宿获评五钻级服务认证。
如今的屯溪,正以更开放的格局、更富创意的表达,将厚重历史融入现代生活脉络。这里既有“诗与远方”的浪漫意境,更承载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情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向着“黄山首站国际屯溪”的定位稳步前行。
城乡融合引领大美屯溪新蝶变
三江汇流处,城乡共荣时。“十四五”以来,屯溪区深学笃行“千万工程”经验,以城乡融合为主线,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衡普惠、产业发展互促共兴,让城市繁华与乡村秀美双向奔赴。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城市里,12个口袋公园从蓝图落地实景,戴震公园成为亲子打卡热地,智慧公厕平台全覆盖,让市民生活更便捷舒心。乡村中,实现城乡交通公交化运营、农村物流网与自来水覆盖率100%,26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黎阳镇傍霞村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打造5G茶园、霞影河畔国际露营地。整洁的村落、完善的设施让村民们感慨:“现在农村生活一点也不逊色城区。”
产业融合提质增效。屯光镇汉沙村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开发80亩油葵基地、700米沿江观光栈道,联动花山谜窟资源发展休闲露营,将农田变景区、农事变体验。南溪南村打造“花开南溪”民宿集群、稻田咖啡等新业态,由原花山小学改造而成的文化共享中心即将开业,让“沉睡资产”变身“共富资产”。奕棋镇瑶干村推行机械化数字化种植,探索出皖南山区特色种植模式,带动农业提质增效。
治理服务均衡普惠。城市治理中,聚焦环境秩序,以“三整治三提升”行动为抓手,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同步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城市背街小巷颜值焕新,乡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数字城管”“E治理”平台高效运转,累计受理案件超58万件,办结率均达99%以上,共受理12345热线各类诉求70404件,办结率与群众满意率均达100%。昱西街道戴震路社区的“智能驾驶舱”实时监测居民水电、门磁异常,用科技守护民生安全。教育领域推行集团化办学,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资源。假日期间,“智慧停车+错时共享”等举措有效缓解“停车难”,让游客感受城市温度。
从新安江畔的诗画田园到城区的智慧便捷,从产业兴旺的乡村沃土到服务优质的城市空间,“十四五”以来,屯溪区的城乡界限逐渐消融,融合之花处处绽放,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成色更足。
民生保障绘就幸福生活新底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作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屯溪区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发展首位,用一项项惠民举措,为群众幸福生活添砖加瓦,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的民生画卷。
![]()
城市更新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老旧小区改造则是最贴近群众生活的“幸福工程”。走进屯溪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平整的道路、崭新的基础设施以及新增的停车位顿时映入眼帘,这些都让“高龄”小区重焕生机。2021年至2024年底,屯溪区共完成改造老旧小区47个,改造小区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改造雨污管道约10万米,受益群众3万余人。居民的生活环境“原地升级”,让“忧居”变“优居”的美好愿景在精益求精中变为现实。
![]()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民生保障的重要课题,屯溪区用温情服务筑牢“一老一小”幸福防线。在养老服务方面,该区推广嵌入式、居家式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在昱东街道水心亭社区的“乐欢聚”老年食堂,70周岁以上老人按不同年龄段可享受3元至7元不等的用餐补贴,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享受送餐服务,这让独居、空巢老人都能吃上热乎饭、放心饭;在昱西街道黎阳街社区,背着“红背篓”的志愿者经常穿梭于街头巷尾,为辖区老年人配送物资,提供健康服务、情感陪伴。“十四五”期间,该区已先后建成镇街级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3家,老年食堂和助餐点累计36家,构建起“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在教育方面,该区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学生们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服务。2021年以来,该区改扩建柏山小学、柏树小学、现代实验学校,盘活改建3处闲置校舍,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新增小学学位近3500个,新增幼儿园学位约2000个。组建6个教育集团,获评国家级央馆虚拟实验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样本区。
![]()
医疗健康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期间,屯溪区打通区、镇、村三级数据链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点,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常见病诊疗、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等全方位健康服务,筑牢基层健康防线,为“十五五”智慧医疗迭代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推进屯溪区人民医院昱城院区建设,努力提升区域医疗救治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件件民生事,如春风化雨润泽千家万户。屯溪区坚持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民生工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共建共享书写美好未来新答卷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交汇点,“黄山首站国际屯溪”再启新征程。
服务业提质增效——以帅鑫片区为核心,打造医疗康养、文旅度假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壮大数字经济,深耕“数字+消费”赛道;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能级。
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实施“工业倍增”工程,发展高端装备、生命健康主导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重点产业,布局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强化九龙园区要素保障,提升主战场能级。
![]()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一核四片区”,打造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商圈,推动屯光、黎阳、阳湖、奕棋四大文旅片区建设,丰富城市旅游业态。
城乡协同共进——深化城市小微空间整治,打造全域和美乡村示范区;推进“三整治三提升”行动,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培育特色产业。
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产业集群;推进质量强企强链行动,加快标准研制;落实“迎客松英才计划”,完善人才生态。
改革开放深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扩大重点领域开放,推进外资、外经等联动发展。
扩内需增动能——培育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提升投资效益;攻坚“招大引强”,盘活闲置资源,重塑招商格局。
幸福屯溪建设——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基础教育提质,全面提升民生福祉。
![]()
当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加速汇聚,城乡融合的脉络持续延伸,当文化根脉与青年活力在老城更新中碰撞共振,屯溪——这座令居者自豪、来者流连的魅力之城,将锚定“三个往前赶”要求,聚焦“争首位、当首善、敢首创、立首功”目标,围绕“一站四区”发展定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全力以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屯溪新篇章。
文字:程梦君 徐雅娜 任俊翔 程晔 方晓坚 姚小蝶
统稿:舒俊
图片:屯溪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值班编辑:程红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