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黎浩 本报通讯员 李叶
“这些小玉米早上刚从地里摘下来,现在就能让城里的居民朋友尝鲜。”日前,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旁的爱赶摆集市工会驿站里,傣族农户小玉正麻利地摆放着农特产品。
这个由西双版纳州总工会党支部与清莲农业科技公司党支部共建的驿站,如今不仅是周边村寨农产品的转运站,还成为撬动城乡消费的支点。
如今,在景洪市的城乡之间,两个由工会牵头打造的工会驿站正成为连接党群、服务职工的重要节点。西双版纳州总以“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为理念,以“驻企第一书记”为抓手推动党工共建,在乡村振兴前沿和商业繁华地带建起特色工会驿站,既为农户搭起“产销桥梁”,又为户外劳动者筑起“暖心港湾”,让“15分钟服务圈”里的服务更有温度。
爱赶摆集市工会驿站里的农特产品展示区总是人气最旺的地方。每周一次的“农户进驿站”展销日,数十种野菜、瓜果、手工制品从田间地头直抵展台,吸引着附近居民群众前来选购。“以前要扛着担子赶几公里集市,现在驿站不仅提供摊位还帮忙吆喝,收入稳多了。”小玉算起增收账,脸上满是笑容。
除了线下展销,驿站的“云端助农”同样红火。依托工会驿站组织开展的电商直播培训,哈尼族姑娘韩艳变身“带货达人”,她在镜头前用双语帮农户兜售柚子等特色产品,最高单场直播就能卖出营业额超万元。
“依托驿站,我们致力于培养直播带货人才,实现‘一村一主播’‘一乡一网红’的目标,让家乡人成为家乡文化的代言人和农产品的推广者,不断拓展消费路径,让工会驿站成为连接城乡、服务职工与农户的重要纽带。”爱赶摆集市工会驿站负责人马连说。
针对脱贫户等群体,驿站推出“技能+订单”帮扶模式。今年已开展电商直播等培训6期,带动20户家庭通过电商渠道增收。结合工会福利采购开展的“助农惠民”团购活动,更让水果、大米、牛肉等农特产品直供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助销农产品达3.48吨,为农户带来人均月增收3000元的实惠。
“驿站就像个转换器,把农户的土特产变成职工的‘香饽饽’。” 驻企第一书记木丽红说,这种“工会搭台、党群唱戏”的模式,让乡村振兴的合力越聚越强。
傍晚时分,景洪市爱琴海商场内的工会驿站里,外卖骑手小王正捧着热茶歇脚。“跑单累了能来充电、取水,下雨还能借把伞,这个‘暖心港湾’挺方便。”他口中的“暖心港湾”,是西双版纳州总工会党支部与爱琴海商业公司党支部共建的商圈服务阵地,在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成为激活商圈消费的“引擎”。
作为覆盖景洪市91.8%常住人口的商业核心区,爱琴海商圈日均人流量超4万。驿站瞄准“15分钟服务圈”的服务需求,划分设置出免费开放的休息区、学习区、服务保障区、宣传展示区等功能区域,环卫工人能在这里热饭歇脚,商户可查询惠企政策、发布招聘信息,消费者能免费借阅书籍、参与商场文创活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还能享受手机快充、应急药箱等20余项服务,驿站日均服务达200余人次。
党员志愿者定期驻站服务是驿站的特色。驻企第一书记作为驿站“调度”,适时邀请工会工作人员开展劳动法宣讲、安全培训等“政策直通车”活动,为职工现场答疑;“技能加油站”则请来商户中的党员能手传授销售技巧。目前,西双版纳州总工会与爱琴海商场已联合海底捞等20余家知名商户,针对全州工会会员推出会员折扣活动,会员只需出示有效会员凭证即可享受各商家提供的不同程度限定折扣。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