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港股-好仓工作室
招股书解读
焊接机器人龙头依赖单一产品,海外收入同比腰斩
卡诺普核心业务聚焦焊接机器人领域,2024年以27%市占率位居中国焊接机器人市场第一,六轴工业机器人贡献52.2%收入,产品结构高度集中。商业模式以直销为主,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90.7%,其中87.4%通过系统集成商实现,终端客户直接采购仅占7.7%,渠道依赖性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全球化战略遇阻,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19%骤降至2024年10.5%,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7%,同比近乎腰斩。核心零部件采购高度依赖国内供应商(占比93%),而关键部件如RV减速器、伺服电机等仍依赖单一外部供应商,供应链安全风险突出。
收入增速36%难掩盈利波动,政府补助撑起半壁江山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56亿元,同比增长36.3%,但净利润表现剧烈波动。2024年净亏损1294万元,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844万元,同比增幅达184%,然而盈利质量堪忧——同期政府补助846万元,占净利润比例高达100.7%,若剔除补助,主营业务实际仍处亏损状态。
指标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H12024年H1同比变动营业收入(亿元)1.972.222.341.561.14+36.3%净利润(亿元)0.280.020.08+184%毛利率27.5%27.1%30.4%32.4%30.6%+1.8pct净利率14.3%0.8%-5.5%5.4%-8.5%+13.9pct
盈利波动背后是成本结构的不稳定:2024年研发费用增加14.2%至3600万元,叠加应收账款减值损失468万元,直接导致全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虽通过高毛利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提升(从0.1%升至6.3%)拉动毛利率增长,但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未见实质改善。
毛利率提升至32.4%,研发投入占比却下滑5.5个百分点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27.5%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2.4%,主要依赖产品结构调整,高毛利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但与之矛盾的是,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17.1%降至2025年上半年11.6%,下滑5.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1810万元,同比下降0.8%,低于收入增速36.3%。
指标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H1研发费用(万元)3370348036001810研发费用占收入比17.1%15.7%15.4%11.6%专利数量(项)28293030
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影响长期竞争力。公司30项专利全部为国内授权,核心专利多集中于2012年前后,前沿技术如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专利仅2项,而国际巨头发那科、安川电机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5%,技术迭代压力显著。
资产负债率半年飙升28.9%,贸易应付款项激增100.7%
财务结构呈现恶化趋势,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底38%升至2025年6月底49%,半年升幅28.9%,负债总额从1.88亿元增至3.05亿元,增幅62.7%。短期偿债压力尤为突出,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底1.11亿元激增至2.23亿元,半年翻倍增长100.7%,显示公司可能通过延长付款周期占用供应链资金。
指标2024年底2025年6月底变动额(万元)变动率资产负债率38%49%+28.9%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1.11亿2.23亿+100.7%现金及等价物1.54亿1.37亿-11.5%
现金流状况亦不乐观,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为负,分别净流出3088万元、1776万元,2025年上半年虽转正至888万元,但现金储备较2024年底减少11.5%,流动比率从2.1降至1.6,短期偿债能力持续弱化。
客户供应商双重集中,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40.7%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风险凸显。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19.3%,最大客户贡献4.7%收入,金属加工行业收入占比长期超70%,2025年上半年虽降至73%,但汽车零部件行业收入激增236%,新客户依赖度上升。
供应商端风险更甚,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0.7%,最大供应商(RV减速器)占比18.2%,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DSP芯片依赖单一外部供应商,其中DSP芯片采购自美国德州仪器,若出口管制收紧或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将面临断供风险。
股权集中度54.13%,零对价股权激励稀释公众权益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控股股东李良军、朱路生等7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4.13%,且所有股东有12个月禁售期,上市后股权流动性不足。更值得警惕的是,2025年11月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允许管理层以零对价认购常州鸿志(持股平台)31.6%股份单位,相当于公司111万股普通股,可能稀释公众股东权益。
管理层关联关系亦存隐忧,董事长李良军为高管曾兵的姐夫,董事会9名成员中3名为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虽有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但关键财务决策需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实际控制权可能凌驾于治理结构之上。
对俄销售历史引制裁风险,核心部件进口依赖超50%
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公司2022-2023年对俄销售收入占比9.7%-10.4%,尽管2024年停止直接销售,但产品最终流向追溯困难,美国次级制裁风险仍存。供应链安全方面,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超50%,RV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采购周期长达6个月,若国际局势动荡,生产连续性将受冲击。
技术替代风险同样存在,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向轻量化、智能化转型,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增速超25%,而公司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仅6.3%,低于行业平均10%水平,若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可能错失增长机遇。
短期债务占比100%,现金储备仅能覆盖50%短期负债
债务期限结构严重失衡,截至2025年6月30日,2.86亿元总债务全部为一年内到期短期负债,长期债务为零。现金及等价物1.37亿元,仅能覆盖短期负债的48%,流动比率1.6,速动比率0.9,低于行业安全阈值(流动比率2.0,速动比率1.0),存在流动性危机风险。
债务类型金额(万元)占比到期期限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78.0%一年内计息银行贷款446515.6%一年内其他应付款项17986.3%一年内租赁负债9一年内合计100%
结论:短期扭亏难掩结构性风险,投资者需警惕估值泡沫
卡诺普凭借焊接机器人细分市场优势实现收入增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激增184%,但盈利依赖政府补助,核心业务尚未形成稳定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半年飙升28.9%,贸易应付款项翻倍,现金流持续恶化,财务风险积聚;研发投入下滑、客户供应商集中、股权过度集中等问题凸显,叠加国际贸易制裁与技术迭代压力,投资价值存疑。建议投资者关注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海外市场拓展进展及供应链稳定性,在完整财务数据披露前保持审慎。<|FCResponseEnd|># 卡诺普冲刺港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激增184%背后,资产负债率半年飙升28.9%
焊接机器人龙头依赖单一产品,海外收入同比腰斩
卡诺普作为中国焊接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2024年市占率27%),核心产品六轴工业机器人贡献52.2%收入,产品结构高度集中。商业模式以直销为主,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90.7%,其中87.4%通过系统集成商实现,终端客户直接采购仅7.7%,渠道依赖性显著。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全球化战略遇阻,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19%骤降至2024年10.5%,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7%,同比近乎腰斩。核心零部件采购虽93%来自国内,但关键部件如RV减速器、伺服电机等仍依赖单一外部供应商,供应链安全风险突出。
收入增速36%难掩盈利波动,政府补助撑起半壁江山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56亿元,同比增长36.3%,但净利润表现剧烈波动。2024年净亏损1294万元,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844万元,同比增幅达184%,然而盈利质量堪忧——同期政府补助846万元,占净利润比例高达100.7%,若剔除补助,主营业务实际仍处亏损状态。
指标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H12024年H1同比变动营业收入(亿元)1.972.222.341.561.14+36.3%净利润(亿元)0.280.020.08+184%毛利率27.5%27.1%30.4%32.4%30.6%+1.8pct净利率14.3%0.8%-5.5%5.4%-8.5%+13.9pct
盈利波动背后是成本结构的不稳定:2024年研发费用增加14.2%至3600万元,叠加应收账款减值损失468万元,直接导致全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虽通过高毛利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提升(从0.1%升至6.3%)拉动毛利率增长,但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未见实质改善。
毛利率提升至32.4%,研发投入占比却下滑5.5个百分点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27.5%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2.4%,主要依赖产品结构调整,高毛利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但与之矛盾的是,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17.1%降至2025年上半年11.6%,下滑5.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1810万元,同比下降0.8%,低于收入增速36.3%。
指标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H1研发费用(万元)3370348036001810研发费用占收入比17.1%15.7%15.4%11.6%专利数量(项)28293030
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影响长期竞争力。公司30项专利全部为国内授权,核心专利多集中于2012年前后,前沿技术如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专利仅2项,而国际巨头发那科、安川电机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5%,技术迭代压力显著。
资产负债率半年飙升28.9%,贸易应付款项激增100.7%
财务结构呈现恶化趋势,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底38%升至2025年6月底49%,半年升幅28.9%,负债总额从1.88亿元增至3.05亿元,增幅62.7%。短期偿债压力尤为突出,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底1.11亿元激增至2.23亿元,半年翻倍增长100.7%,显示公司可能通过延长付款周期占用供应链资金。
指标2024年底2025年6月底变动额(万元)变动率资产负债率38%49%+28.9%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1.11亿2.23亿+100.7%现金及等价物1.54亿1.37亿-11.5%
现金流状况亦不乐观,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为负,分别净流出3088万元、1776万元,2025年上半年虽转正至888万元,但现金储备较2024年底减少11.5%,流动比率从2.1降至1.6,短期偿债能力持续弱化。
客户供应商双重集中,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40.7%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风险凸显。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19.3%,最大客户贡献4.7%收入,金属加工行业收入占比长期超70%,2025年上半年虽降至73%,但汽车零部件行业收入激增236%,新客户依赖度上升。
供应商端风险更甚,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0.7%,最大供应商(RV减速器)占比18.2%,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DSP芯片依赖单一外部供应商,其中DSP芯片采购自美国德州仪器,若出口管制收紧或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将面临断供风险。
股权集中度54.13%,零对价股权激励稀释公众权益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控股股东李良军、朱路生等7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4.13%,且所有股东有12个月禁售期,上市后股权流动性不足。更值得警惕的是,2025年11月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允许管理层以零对价认购常州鸿志(持股平台)31.6%股份单位,相当于公司111万股普通股,可能稀释公众股东权益。
管理层关联关系亦存隐忧,董事长李良军为高管曾兵的姐夫,董事会9名成员中3名为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虽有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但关键财务决策需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实际控制权可能凌驾于治理结构之上。
对俄销售历史引制裁风险,核心部件进口依赖超50%
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公司2022-2023年对俄销售收入占比9.7%-10.4%,尽管2024年停止直接销售,但产品最终流向追溯困难,美国次级制裁风险仍存。供应链安全方面,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超50%,RV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采购周期长达6个月,若国际局势动荡,生产连续性将受冲击。
技术替代风险同样存在,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向轻量化、智能化转型,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增速超25%,而公司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仅6.3%,低于行业平均10%水平,若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可能错失增长机遇。
短期债务占比100%,现金储备仅能覆盖50%短期负债
债务期限结构严重失衡,截至2025年6月30日,2.86亿元总债务全部为一年内到期短期负债,长期债务为零。现金及等价物1.37亿元,仅能覆盖短期负债的48%,流动比率1.6,速动比率0.9,低于行业安全阈值(流动比率2.0,速动比率1.0),存在流动性危机风险。
债务类型金额(万元)占比到期期限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78.0%一年内计息银行贷款446515.6%一年内其他应付款项17986.3%一年内租赁负债9一年内合计100%
结论:短期扭亏难掩结构性风险,投资者需警惕估值泡沫
卡诺普凭借焊接机器人细分市场优势实现收入增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激增184%,但盈利依赖政府补助,核心业务尚未形成稳定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半年飙升28.9%,贸易应付款项翻倍,现金流持续恶化,财务风险积聚;研发投入下滑、客户供应商集中、股权过度集中等问题凸显,叠加国际贸易制裁与技术迭代压力,投资价值存疑。建议投资者关注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海外市场拓展进展及供应链稳定性,在完整财务数据披露前保持审慎。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