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兴业研究
![]()
![]()
AI,覆铜板,铜周期,PCB
覆铜板行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属于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电路制造(C3982),在兴业研究行业分类中属电子信息制造业-电子-PCB行业-覆铜板。覆铜板是重要的PCB基材,在PCB生产成本中占比30%~40%,本文重点对覆铜板行业进行分析。
刚性覆铜板是主流产品。覆铜板(Copper Clad Laminate,简称“CCL”)是将电子玻纤布或其他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热压制成的板材。铜箔在覆铜板生产成本占比42%,树脂占比26%,玻纤布占比19%,合计占比90%,三大原材料随着下游对高速高频传输的需求迭代而升级,推动单位覆铜板价值量的提升。覆铜板按照是否可弯曲分为刚性覆铜板(Rigid CCL)和柔性覆铜板(Flexible CCL),其中刚性覆铜板销售额占比80%,作为主流产品广泛用于智能手机、AI服务器和汽车电子等,通常默认刚性覆铜板指代覆铜板行业。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从成长性来看,在下游PC、智能手机、5G、数据中心等接力爆发需求的推动下,行业市场规模中枢不断向上抬升,根据Prismark数据,市场规模由2024年的5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50亿美元,2004~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5%。AI覆铜板成为推动行业新一轮增长的引擎,我们测算2025年AI覆铜板市场(AI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规模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预计2026年由于ASIC放量和英伟达新产品覆铜板升级为M9,AI覆铜板市场将达到34亿美元,同比增长60%,至2028年则有望达到58亿美元,2024-2028年AI 覆铜板复合增长率为52%,行业新一轮扩产启动,2025上半年覆铜板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长54%。从周期性来看,宏观经济、下游新品爆发和铜价三重叠加影响覆铜板行业增速、利润的周期性:首先,覆铜板品类多,在日常电子产品应用广泛,传统的常规产品在覆铜板市场总占比超过50%,与宏观经济节奏相近;其次,下游需求爆发带动对应覆铜板品类供不应求,如载板、高速覆铜板,体现出明显的创新周期;此外,铜是覆铜板主要原材料,铜价对覆铜板厂商业绩影响较大,根据我们统计,2015年至今,铜价周期性走势与覆铜板厂商毛利率呈正相关,覆铜板厂商对铜价波动的传导能力较强,主要受益有利的竞争格局。
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台湾厂商在高端领域占优。从全市场来看,2024年建滔积层板以14%的份额继续位列第一,其次是生益科技占比14%,台光电子占比13%,南亚塑胶占比8%,联茂占比6%,CR5合计市场份额为55%,使得覆铜板议价能力相对下游PCB环节(CR5仅24%)更强。在高速覆铜板领域,中国台湾厂商台光电子市场占比33%,台耀17%,联茂电子16%,日本厂商松下工业占比9%,中国大陆厂商生益科技占比7%,另外韩国斗山、美国罗杰斯也占有一定份额,中国台湾厂商在高速覆铜板领域优势明显。2025年上半年,6家中国大陆覆铜板厂商平均毛利率为12%,明显低于中国台湾厂商覆铜板厂商23%。
中国大陆覆铜板产能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中国在全球覆铜板产值占比高达75%,皆因中国台湾、日本、韩国覆铜板厂商的主要生产基地设立在珠三角(珠海、江门、清远、韶关、广州和中山等)和长三角(常熟、昆山、南通、江阴、无锡、扬州和上海等)。
业务机会:1)AI算力拉动覆铜板需求,关注覆铜板厂商及其上游扩产融资需求;2)出海,关注覆铜板厂商有序出海融资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