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言讲案例、走街入户做宣传、火眼金睛识骗局……近日,面对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太原市各社区网格员们纷纷出动,使出“十八般武艺”,将反诈知识化作春风细雨,浸润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全力守护着居民的财产安全。
方言土语讲案例 筑牢反诈大防线
11月16日,在小店区农牧场社区七色镇小区的中心广场上,网格员化身成为一个个反诈讲师:“阿姨您看,这种‘保健品’诈骗就是专门针对咱们老年人的,您可千万别信!”“大哥,网上刷单都是骗局,前期返小利都是为了后期骗大钱的!”……他们用最朴实的方言土语,结合发生的真实案例,将“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杀猪盘”等诈骗套路层层剥开,讲得明明白白。
对此,居住在七色镇小区的居民感触颇深。16日11时许,几名在广场晒太阳的老年朋友聊着天:“这些娃娃讲得又清楚又贴心,咱们一听就懂!以前接到推销保健品的电话总有点心动,现在可不一样了,立马就能想起网格员教的‘特效药不能信’,这招太管用了!”刚下班经过的王先生也深有体会:“上周我差点就点了手机上的诈骗链接,突然想起网格员上门时说的‘陌生链接不要点’,赶紧把手收住了。这样的宣传实实在在,就像给咱们脑子里装了‘防骗防火墙’。”
连日来,网格员用一场场生动的讲解、一次次耐心的上门、一份份精美的传单,如同在社区里织就了一张无形的“反诈防护网”,使居民的反诈意识从“知道了”转变为“记住了”,更在实际生活中“用上了”。
火眼金睛识骗局 守住居民钱袋子
“这是骗局,快撕了!”近日,在太原市迎泽区劲松社区,网格员李婷与刘建英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桃园南路煤化所宿舍多个单元门上贴着一张“文奥燃气有限公司”的通知单,上面写着将上门为居民更换燃气灶上的波纹管和报警器。
看到这个通知,李婷立刻警觉起来,因为就在不久前,辖区刚完成燃气安全三项强制措施改造,居民家的波纹管、自闭阀及燃气灶都是燃气公司统一更换的新设备。“察觉不对劲后,我立刻联系燃气公司核实,确认这张通知单并非官方发布。”李婷说,她当即上报社区领导,同时在社区工作群发布警示通告,呼吁居民转发提醒身边人。
凑巧的是,当日上午,11号楼的居民牛女士看到单元门的通知,正准备联系这家公司预约更换,就看到了网格员在居民微信群里发的警示信息,成功躲过一劫。事后,牛女士特意到社区道谢:“现在骗子的花样太多了,我们老年人真是难防,多亏你们巡查仔细、提醒及时,保住了我们的养老钱!”
网格员的细心巡查,及时戳穿了诈骗伎俩,不仅守住了居民的钱袋子,更让大家感受到了社区守护民生的扎实行动。
穿行于多地 让反诈知识“入群到人”
为切实守护群众财产安全,近日,太原市小店区龙飞社区组织网格员开展全覆盖式反诈宣传活动,精准覆盖居民生活场景。
活动中,网格员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分区域、分群体开展宣传工作。针对小区行人,网格员在出入口、休闲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重点普及网络刷单、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客服退款等常见诈骗类型的作案手法和防范技巧,提醒居民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转账汇款。
对于沿街商户,网格员逐一上门走访,与商户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结合近期发生的商户被诈骗案例,讲解虚假订单、冒充供应商要款等针对性诈骗手段,叮嘱商户在日常经营中提高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社区或警方联系。同时,网格员还引导居民和商户关注“国家反诈中心”APP,协助老年群体完成下载注册,讲解APP的预警功能和使用方法,构建“科技+人力”的双重防护网。
太原各社区网格员通过零距离、接地气的宣传,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了“人人识诈、人人防诈、人人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居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记者 李婷
来源:山西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