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尽量选择年轻有为的导师,而规避那些年龄较大、看似身份不错的导师呢?
最近有很多孩子读研已经开学了,或者有的家长超前意识很强,孩子保研上岸后,在考虑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导师,规划研究生或博士生涯。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同样的研究方向,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年轻有为的导师还是年老的导师?
我当时就给了三个理由:
第一,一定要选年轻有为的。为什么?搞学术这种事情,对精力的消耗特别大。如果读研期间,年长的导师万一驾鹤西去,你家孩子是不是就变成没娘的孩儿了?再去换别的导师,科研方向对不上、实验衔接不上、论文思路对不上,孩子的研究生就等于白读了。
第二,年老的导师,大家必须承认“年老不讲筋骨为能”。当老师的岁数到了60多岁、70岁甚至80岁时,科研能力会大幅度下滑。但他要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学术地位,就一定要吸取学生的科研成果,换句话说,他需要别人补充他的科研成果。
于是,你想在他手下以个人名义发表论文,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独立出来,基本不可能。这叫“采阴补阳”,叫“博采众长”。一个资深导师,在没有能力开发新成果后,就需要徒弟、徒孙、徒子徒孙帮他维持当下的地位。
第三,跟着年轻导师与跟着年老的导师,唯一的不同是,年轻的导师可能是师傅,可能是兄弟,也有可能是合作伙伴。咱们读研的目的,除了追求顶级的科研体验,未来成果是不是可以转化为一些收益?导师和学生一起组建公司、一起创业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年老的导师基本做不到。
还有一个问题,年老的导师一般身份地位较多,有可能兼着院长、主任,或者在这个学校执教、那个学校兼职。所以你选他做导师,可能从读研开始到结束,带你上课的都是其他小导师或师兄,这样收获是不是就大打折扣?
所以,不管是从身体的健康情况考虑,还是从自己未来科研成果的独立性考虑,或是从能学到真东西、未来发展能跟导师实现更高人生价值考虑,只要这个年轻导师实力不是特别差,还是选择年轻有为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