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韩国《亚洲日报》11月13日文章,原题:无人值守店背后,距离新零售模式还有多远 近年来,韩国无人值守店铺凭借低运营成本、24小时营业等优势快速扩张。从最初流行的无人冰激凌店到无人文具店、无人宠物用品店,各类零售领域的无人值守店层出不穷。
这类店铺的最大优势在于运营成本低廉,几乎不需要人工投入,加上24小时不间断营业,无人值守店铺模式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在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韩国工人最低时薪首次突破1万韩元(约合48.7元人民币)的背景下,无人值守店铺正成为创业新风口。
然而,无人经营模式也暴露出明显的短板,有关无人超市安全事故与盗窃案件的报道屡见不鲜。以韩国大邱市为例,去年当地无人超市数量增至近300家,盗窃案件也随之上升。济州岛等地也陆续发生不法分子利用夜间无人时段实施盗窃的事件。
笔者时常光顾此类商店,几乎每次进店都能看到门口张贴的“请勿偷东西”等警告语,甚至还有店铺张贴出监控拍下的盗窃者照片。
面对安全隐患,业界开始对无人经营模式持谨慎态度。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类模式虽然节省了人工成本,但需要重视管理与安保方面的问题。由于无法销售酒类、烟草等需要验证购买者年龄的商品,无人店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一定限制。
出于安全因素的考量,韩国三大便利店品牌近来纷纷减少无人便利店数量,改为“白天有人、夜间无人”的混合经营模式。业内人士坦言:“店铺无人化转型需要投入高昂的技术成本,运营管理难度也大,这是企业需要重新评估这一模式的主要原因。”无人值守店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如何在降低社会风险的同时提升顾客体验与运营效率,将成为韩国零售业必须长期面对的课题。
在“无人经济”时代,安全与效率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可持续发展缺一不可的两大支柱。未来,零售业界需要通过升级监控设备、完善报警系统、引入人脸识别等智能技术,同时采取强化安保巡逻等多重举措,全面提升店铺安全管理水平。此外,政府也应制定更严格的监管标准,在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作者李雅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